2012年全國80家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35441億元,同比下降4.3%;實現利潤15.8億元,同比下降98.2%,銷售利潤率只有0.04%,幾乎為零。鋼鐵行業虧損嚴重,其中鞍鋼全年虧損42億,韶鋼全年虧損19.5億,兩支股票都被*ST處理。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鋼鐵產業安全遇到極大挑戰。我國鋼鐵產業主要有兩大突出問題:
首先是產能嚴重過剩。預計今年我國的粗鋼產量將達到大約7.5億噸,與此同時,隨著寶鋼湛江和武鋼防城港等項目大約5000萬噸的新增產能即將建成,中國的鋼鐵產能將上升至年產9.5億噸,這將使中國的過剩產能達到2億噸左右,今年內任何鋼鐵需求恢復或價格反彈都會輕而易舉地引發生產的突然加速,進而可能制約鋼鐵價格,并危及中國鋼鐵企業的業績。
其次是鋼鐵業并購步履維艱,產業集中度不升反降。根據鋼鐵“十二五”規劃,未來將大幅度減少鋼鐵企業數量,國內排名前10位的鋼鐵企業集團鋼產量占全國總量的比例將提高到60%左右。但從中鋼協統計數據來看,2012年1-11月份,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的粗鋼產量同比下降0.6%,中小企業的粗鋼產量同比卻增長23.4%,占全國粗鋼產量的17.8%,同比提高了3個百分點,2012年再現重點企業減產,中小企業增產的局面。就目前而言,除部分優勢大型企業經營狀況良好外,其他大型企業由于負擔重、管理成本高、決策不夠靈活等原因而加劇了企業虧損程度。相對于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中小企業利潤空間卻依然可觀。企業并購之路依舊漫長。
對上述兩大問題,有如下建議:
一、實行精細化管理,實現降本增效。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有技術和科研優勢,但運營成本居高不下,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需要推進經營與生產的無縫對接,全力壓降原輔料庫存和成品庫存,提高資金周轉率,增強企業市場適應能力。以2012年為例,鞍鋼的營業總收入為777.48億元,而其營業成本卻高達837.23億元。面對逐年增加的成本壓力,鞍鋼首先要做的是提高管理水平,進而降低企業的營業成本。另外鞍鋼可以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優化產業布局和結構性調整,合理配置企業內部資源,降低企業流通層面的成本。
二、加大科研投入,推進轉型升級。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新變化,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我國鋼鐵企業雖然產能過剩,但高端鋼材還需進口。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公布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累計進口鋼材1365.75萬噸,累計進口金額為178.05億美元,進口量巨大。通過吸引高科技人才、建立尖端研究機構、加大研發投入,來實現進口替代、開發新產品、設計新工藝,以此達到改善產品質量、形成產品競爭優勢、提高鋼鐵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目的。
三、嚴格環保安全能耗準入標準,并購或淘汰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中小鋼鐵企業。目前,節能減排已是全球性的硬指標,鋼鐵作為典型的高排放、高能耗產業,國家需要制定一個在排放、能耗等方面嚴格的國家標準并認真予以執行。對大型企業要督促其進行產業轉型升級;對中小鋼鐵企業要進行環境監督,嚴控中小鋼鐵企業上低技術高污染項目;條件合適時可以促成鋼鐵企業并購重組,淘汰落后產能,最終實現鋼鐵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