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韓現代經濟研究院30日發表題為《人民幣國際化對我國經濟起到的影響》的報告主張,最近人民幣在貿易結算、直接投資等方面規模持續增長,韓國應加強與中國貨幣合作,戰略性活用人民幣。
該報告指出,人民幣貿易結算規模從2009年的5億美元猛增到2012年的4700億美元,三年內激增900多倍,并扔持續快速增長。人民幣直接投資總額從2010年的104億美元增至2012年的450億美元,在中國直接投資總額中所占比重2010年為6%,到2012年擴大到24%。此外,中國從2008年起與陸續世界多個國簽訂貨幣互換協定。截至今年6月份,與韓國等20個國家簽訂的貨幣互換協定規模達2.2062萬億元人民幣。關于人民幣是否具備“國際貨幣”資格的問題,該報告通過分析中國的經濟規模、貨幣價值穩定性、金融市場的開放性、貿易形態、政治穩定性五大因素,最后得出結論是盡管人民幣尚存不足,但隨著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將隨著流動性擴大而不斷加快。人民幣國際化對于韓國經濟利弊共存:有利的是將促使韓國出口競爭力得到提高、中國游客增加、貨幣兌換費用減少,不利的方面是中國收購合并韓國核心產業的現象將劇增、外匯市場也將受到更多來自中國方面的影響。該報告強調,韓國應針對人民幣的國際化趨勢制定應對戰略,定期舉行兩國之間的金融合作會議,擴大貨幣互換規模,提高國內外匯市場的穩定性。
陜煤集團榆林化學二期項目取
國家電投集團印發水、火、風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