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創新鋪就產業報國路
——記富通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建沂
1987年,王建沂從富陽郵電局辭職,下海創辦企業。
從最初的鐵芯電話線開始,進行一步步探索,直至1995年,富通與日本昭和電線控股株式會社合資,外資企業全新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理念,使富通駛入了發展的快速通道。
1998年,富通自行開發光纖產品,成為國內最早進入光纖拉絲領域的民營企業之一。到了2000年,中國光通信產業高速發展,光纖產品供不應求,有人甚至拿著現金到富通來買光纖產品。當時的富通可謂財源滾滾,生產經營異常火爆。
但王建沂心里明白,由于光纖產業的上游核心技術——光纖預制棒技術還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中國光通信產業界始終受制于人。于是,他決定提前儲備和研發,將方向鎖定在光纖預制棒技術領域。
2000年5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同志專程來到富通集團考察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對富通集團立足光通信產業的決心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和期望。江澤民在視察中說了“三個沒有想到”:一是沒有想到我們的民營企業竟然有如此大的規模;二是沒有想到我們的民營企業也能夠搞高科技的產品;三是沒有想到我們的民營企業能夠有如此高漲的參與國際高科技領域競爭的底氣和信心。江澤民當場問王建沂:“你們需要多長時間可以拿下這項世界前沿技術?”他鄭重地回答:“保證用2至3年的時間,攻克光纖預制棒技術難關。”江澤民聽完后說了三個字:“好好干。”
就這樣,帶著中央領導的囑托和自己的莊嚴承諾,王建沂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把光纖預制棒產品搞出來!為此,富通專門成立了由王建沂掛帥的技術研發項目部,集中企業的優勢資源和力量,從最初的原始圖紙開始,展開了無數個日日夜夜的研發和試驗攻堅戰。僅僅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富通人成功地突破了技術瓶頸,創造性地完成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并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光纖預制棒技術的自主研發,成為中國首家掌握光纖預制棒全合成技術的企業。
2002年,富通光纖預制棒產業化項目被列入國家“863”計劃,開始承擔國家在該領域的技術創新責任。2003年11月,富通光纖預制棒項目獲得了國家信息產業最高獎——信息產業重大技術發明獎,并在這一領域申報了多項發明專利,確立了自主的知識產權體系。2008年,富通光纖預制棒項目又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回顧過去,王建沂說,富通的發展表明,提早開始在核心技術領域的自主創新和布局,往往會為企業未來長遠發展做好儲備。富通在這么多年的奮斗中,也深深地體會到自主創新給企業帶來的實實在在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