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汽車之城”之稱的底特律近日宣布破產,這個曾作為美國汽車工業搖籃,一度集中了美國全部汽車產業的城市,成為美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最大的城市破產案。
底特律的興衰與汽車產業的發展歷程有著緊密關系。20世紀50年代美國汽車工業鼎盛時期,底特律位列美國第五大城市,全城擁有將近200萬人口。這座城市創造了多項“美國第一”,包括“汽車大王”亨利?福特在這里造出第一輛汽車、設立第一個福特汽車生產線,第一個鋪設水泥公路和建成城市高速公路的城市等。然而由于過度依賴汽車產業的發展,單一的工業結構,導致抗風險能力不強,更難以承受來自國際經濟、金融風云變幻的考驗。
20世紀60年代末,底特律種族矛盾激化,人口外流,當地汽車企業遭受影響,“汽車之城”開始走下坡路。此后,歐洲、日本和韓國等地汽車制造業發展迅速,沖擊美國汽車產業,迫使原先總部設于底特律的汽車制造商福特和克萊斯勒以及數以百計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商把生產基地外遷。2008年,美國汽車制造業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而崩塌,通用、克萊斯勒和福特三大汽車制造商遭受重創。三大汽車公司裁員14萬人。2009年,克萊斯勒和通用相繼宣布破產。作為三大汽車公司的大本營,接連的噩耗導致底特律當地許多人失去工作,還不起住房貸款,成千上萬的房屋被銀行收回拍賣,大量當地居民無家可歸,更多的人選擇了離開這個城市去其他地方謀生。
如今昔日近200萬人口的城市萎縮到70多萬,而這樣的衰敗是必然的,政府不能跟隨時代潮流主動推進城市產業的更新換代、升級改造,搶占產業創新先機,而是一味地追求低質量高增長的慣性思維和政績觀,導致積重難返,最終走向破產。而底特律今天的衰落,其中也能看到底特律三大車企通用、福特及克萊斯勒的發展身影,當初也正是因為三者的發展不濟,以及后來逃離底特律(如今只有通用的總部還設在底特律)直接加速了底特律的衰落。如今再次探究三大車企當年衰敗的原因,倍受人詬病無不是面對新的形式和變化,不思進取、缺乏變革和創新,哪怕是在石油危機的重創下也缺乏變革的動力和勇氣(當時只有福特開始著手進行“一個福特“改造,三大企業中也只有福特沒有破產),最后被注重產品創新以及節能的日資企業輕松搶占大量市場份額。
這些經歷過破產或是失敗的美國巨頭,如今也吸取了經驗教訓,近期有消息報道通用成立專門小組研究特斯拉(特斯拉憑借其創新的商業運作模式和產品成為目前美國汽車市場上利潤值最高的企業),通用CEO艾克森表示通過設立這樣一個小組來研究特斯拉,以免在未來的競爭中猝不及防被對手超越 ,而通用副總裁也在隨后的采訪中提到,在汽車發展的歷史道路上不乏因為忽略創新而倒下的大公司,很多時候它們都不知道是怎么被擊垮的。
當前全球的汽車產業正呈現出日新月異的變化,面臨著各種新的發展機遇,如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汽車智能化的探索,而只有緊跟時代的發展潮流,,注重產品的提升和創新,才能更好地順應時代的發展。過去國內的汽車品牌大多以模仿和抄襲來發展自己的品牌,而如果真正想要走出國門,同時應對來自國際社會中的各種競爭壓力以及風險,提高自己的研發創新能力,提升產品品質,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是不二的選擇,也只有這樣中國汽車產業才能真正強大起來。反之一味注重眼前利益,投機取巧,贏得一時的繁華也終究是曇花一現,底特律的破產讓人痛惜,也給世人留下更多的警醒。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