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塑料擺脫對石油資源的依賴,消除“白色污染”黑鍋,發展基于生物自然降解的塑料制品,塑料研究領域的熱門。
然而,這是普遍看好的綠色環保產品在國內市場是罕見的,只有大型展覽,以及在歐美發達國家看到它們的蹤影。
面對生物降解塑料在國家的“??推而不廣的情況下,中國的可降解塑料CPPIA委員會秘書長翁云宣本報記者坦言,成本高是一回事,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政策支持缺乏。
展望毫無疑問
生物降解塑料是向公眾并不陌生。早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使用的7種規格的生物降解塑料包裝袋,這些包裝袋500多萬的僅一個月后,堆肥,組委會可完全降解。
翁云宣告訴介紹,生物降解塑料無論是傳統塑料的功能和特性的退化,但在自然界中微生物的作用,并最終轉化為二氧化碳,甲烷,水和所含元素的礦化無機,作為鹽和新的生物。
這一切的一切,以石油為基礎的塑料,生物降解塑料被認為是理想的替代品。包裝,電子,交通運輸,紡織,醫療應用潛力巨大。
可生物降解的塑料替代傳統的塑料100萬噸,經測算,如果你可以減少200萬噸的石化資源與生物基替代100噸原裝通用塑料的可降解塑料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億噸。
“無論是從替代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或”三農“問題,從環境保護以及部分解決方案的可降解塑料的發展是必要的。”翁云宣強調。
今天,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已成為最大的賣點。歐洲生物塑料協會統計,全球生物塑料的生產在2010年的70萬噸,2011年突破億噸,預計在2015年的全球產量將達到1.7億噸。
翁云宣表示,已開始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在中國,淀粉基塑料制品,生物基材料加工設備,成型的熱塑性淀粉和植物纖維實現產業化和其他生物聚合物如尼龍,聚乙烯也已經試驗生產。
據統計專業委員會中國塑協降解塑料在2011年,中國的生物基材料及降解產物,總產量約45萬噸,比2010年增加了約30%。在2011年產值3000萬元以上企業40家以上,產值超過300萬元以上的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0十億人民幣。
叫好不叫座
一邊如火如荼的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投資項目,另一邊是國內市場“叫好不叫座”。翁云宣表示,由于成本高,生物降解塑料在全國推廣比較困難,公司只能從國外尋求的方式進行銷售。
據調查,市場上大部分的生物可降解塑料產品的價格比普通塑料的1.5到3倍以上的價格。價格高的產品,可生物降解的塑料更像是一個綠色的豪華商場銷售此類產品,消費者很少問津。
翁云宣說,投資者做成本高,導致在產品銷售的增長相對緩慢,這是難以確定的生產原料,擴大規模,可能會錯過早期時序的規模,他們將面臨市場和價格規模以上企業壟斷的風險。
目前,中國是國際領先的原料生產技術,開發終端產品,但是,仍然徘徊在低端市場。
翁云宣說,國內的可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加工研究力量仍然薄弱,大部分企業將關注的焦點集中在材料的合成,而忽略了產品的加工開發,一些產品的耐熱性,耐水性和機械強度和傳統的塑料產品距離很遠,而這恰恰是無論是大規模的以市場為導向的生物塑料的關鍵。
今天,歐洲是全球生物降解塑料,其次是美國的主要市場。預計到2018年,歐洲將占到全球生物降解塑料市場的收入份額為36.8%。國外引進的一系列強制性的政策,也促進了不同程度的降解塑料行業的發展。
例如,在意大利,從2011年禁止使用非降解塑料購物袋,美國要求每個聯邦機構必須制定一個計劃,使用可生物降解的塑料,日本建立了生物塑料產業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日本的消費所有塑料袋將有20%來自可再生資源。
“雖然中國有表面的鼓勵政策,但沒有具體規則的引入促進材料的發展,而不是具體涉及的強制性政策和措施,以促進特定區域的發展。翁云宣說。
此外,由于短的時間內發展的生物基材料,許多產品還沒有標準和測試方法,以及國外標準的測試和評價體系的相對發展較早,在生物基含量,可生物降解的特性,國內產品經常會遇到出口障礙。
可以說,生物降解塑料行業在中國還剛剛起步的企業,以立即收益仍然是困難的,市場和消費者接受還需要一定的過程,但最終的環保事業需要政府買單。
激勵機制是必不可少的
不久前,國務院頒布了“生物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綱要”),“規劃”將加快生物基材料,生物基化學品,新型發酵產品行業,促進生物基產品的使用也將建立認證機制,研究開發生物基產品消費市場的鼓勵政策和農業原材料的配給制度在工業領域。
翁云宣,在新興的生物塑料行業迫切需要國家宏觀調控的指導,該“規劃”的出臺是非常及時的,這將大大推動生物塑料行業的良性發展,他也期待著下一步會有更為具體的行業細則出臺。
為了推動降解塑料行業在中國的發展,翁云宣建議,國家應加大力度專項資金支持,建立了一些關鍵生產企業,生產和銷售的重點企業的資金補貼的實施為了解決成本高的問題的早期階段。此外,它應該是建立知識產權培育基金,以鼓勵生產企業在國內和國外的專利申請。
翁云宣認為,要鼓勵和支持一批企業的發展,國家重點支持生物可降解塑料的高科技企業,今年以來的操作,應免征所得稅五年,五年后的收入稅率調整至10%,企業利用廢氣,廢水及其他廢棄物為主要原料生產在五年內減征或者免征所得稅。
此外,該國仍是不給生物降解塑料產品海關編碼,引起了不對應的可生物降解塑料的進口和出口的類別,填寫其他類。在這方面,翁云宣建議,國家應該成立一個單獨的海關編碼,生物塑料調整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5%或更高。
當然,除了在金融和稅收支持,翁云宣國家應出臺政策,強制推廣生物基材料在一次性包裝,如酒店客房消耗品使用的民用航空器上的產品,購物袋,有機垃圾袋依次打開國內市場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