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西安市通過科技創新實現跨越發展,加快產業升級轉型,取得了顯著成效。
環大學產業帶創新要素聚集
西安有豐富的科技資源,而作為城區,碑林區內集中了17所全國知名高校、131家科研機構、10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6個國家工程技術中心。如何發揮區縣優勢,用科技資源帶動區縣發展,讓科技創新的力量成為助推區域經濟發展的原動力?
在省市科技部門支持下,碑林區借鑒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建設創新型城區經驗,建設碑林環大學創新產業帶。碑林環大學創新產業帶按照“三區一軸多園”的空間構架建立:“三區”——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西安科技大學、長安大學為核心,整合雁塔路周邊30余家建筑設計、工程設計單位的技術資源和產業優勢,打造工程科技服務產業聚集區。
以碑林科技產業園、西安交通大學、西安工程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安工業大學為核心,依托陜西動漫產業平臺、西安交通大學“中國西部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等重要資源,打造創意設計產業聚集區。
預計到2016年底,碑林環大學創新產業帶主要合作大學科技園或將取得國家或省級大學科技園的授牌,載體面積或將達到50萬平方米,年總產出或將達到100億元左右,新增企業800家以上。同時,我市還將把產業帶打造成國家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城市特色產業聚集區,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2016年科技企業總數超千家
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最具活力的創新主體,是提高區域創新能力和區域科技發展的重要力量。西安依托眾多高校院所、軍工單位孵化產生了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業,目前擁有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1萬多家,成為西安統籌科技資源示范基地建設和加快經濟社會發展中至關重要的抓手。
今年以來,我市大力實施科技企業小巨人培育工程,市政府出臺了《西安市加快培育科技企業小巨人三年行動方案(2014-2016年)》,通過市場機制整合科技資源和政策資金措施,引導創新鏈、資金鏈向企業和產業聚集,大幅提升科技型中小企業對全市產業發展的支持和引領作用。
未來三年,西安市將通過“政府合力支持、資金集中支持、服務持續支持”,到2016年,將實現小巨人總數超過千家,銷售收入超過千億元,帶動萬家企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
“兩區兩基地”經濟板塊再發力
經濟板塊的創新能力建設在今年取得了新突破。西安高新技術開發區圍繞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園區的目標,重點實施千畝“科技谷”、軟件新城項目建設,圍繞“三星項目”,研究配套支持措施,加強產業配套建設支持灃京工業園創新發展。高新區已成為國家重點建設的6個世界一流園區之一,目前高新區類有企業15000多家,有海外留學人員2600多名。
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力打造萬億元工業園區。大力推進先進制造業發展,重點建設“兩大”(中科院、有色院)科研院所和“四大”(兵器集團、中航集團、中電集團、北車集團)央企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支持產業技術公共服務平臺和專業科技園區建設,打造先進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和兵器產業基地。主要經濟指標連續9年保持了35%以上的高速增長。
西安航天基地積極探索軍民融合的新機制,設立50億元的“西安航天新能源產業基金”,大力支持衛星產業園建設。航空基地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促成眾多高技術項目的入區,累計注冊航空產業鏈條中的高技術企業超過360家。航空基地和民用航天基地以國家與地方共建機制促進體制創新,轉化重大軍工技術項目,成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和軍民融合產業基地。
“兩區兩基地”多年的創新實踐,積累了“政策引導、市場配置、產業承載、園區聚集”的西安特色的成果轉化模式,成為西安科技成果轉化的先行區和主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