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已經不再是一種新潮的理念,其帶來的商業價值已經實實在在擺在人們面前,大到Google流感趨勢預測的成功為公共衛生管理領域帶來重大變革、網絡零售巨頭亞馬遜的商品推薦系統為其總收入貢獻了三分之一,小到Farecast、Decide這樣的公司做幫助老百姓省錢的小生意。不僅僅是互聯網企業,各行各業都開始將大數據視為頭等大事。
不過,就算是藍海,也不是誰都能夠撈到金。尤其是像大數據這種價值挖掘難度很大的技術性工程,對傳統行業企業來說,大數據是個機會,但同時也是很大的挑戰。距離大數據被廣泛且有效的利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2013年第一季度,由CMO Council和SAS聯合主持的意向全球性的調查顯示,被訪的企業中,超過六成對大數據抱有相對中立的態度,即他們認識到了大數據的重要性、能為企業帶來的價值,但是目前企業的大數據應用還相當不成熟。另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企業,充分肯定了大數據作為企業的重要機遇,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應用能力。但在國內,一方面,走在信息時代最前沿的信息技術企業,在布局大數據的進程上已然落后,甚至有資深互聯網人士指出目前國內的最有大數據應用前景的幾家大型互聯網,存在企業分拆、產品數據共享性差等實際情況,并不利于大數據方向的發展;另一方面,國內大型企業仍以傳統的制造型企業為主,而更多的中小企業還掙扎在生存線上,信息化的基礎都尚未建立,大數據對他們來講甚至還未產生實際意義。
同時,大數據的特點,數據量大且結構龐雜,使得從其中挖掘出價值的工作極具挑戰性。調查顯示,超過七成的企業,對圍繞客戶終身價值的預測性分析數據興趣最大,這類數據的最大價值在于可以告訴企業誰在未來會是他們的核心客戶,甚至可以做到幫助企業如何爭取和留住這類客戶。另有53%的企業,希望對大數據加以利用可以幫助他們充實客戶畫像,并使得這些資料能夠起到切實作用。對比國內來看,淘寶的店鋪數據類產品應該最為接近:數據魔方對暢銷品類做出預測,量子恒道則多方面刻畫客戶形象。除此以外,客戶服務和售后支持數據、社會化媒體數據、用戶偏好和人口學特征等,也在企業需求之列。
然而到目前為止,大數據真的帶來實質性的商業變革了么?答案恐怕并非如此。僅有29%的企業稱大數據的應用確實改變了信息管理的文化、流程和解決方案;同時,僅有29%的企業表示對大數據應用的投資支持正在加大,這意味著79%的企業對其未來的應用仍持觀望猶豫的態度。
毋庸置疑,無論是在內部運營層面、還是外部推廣層面,未來企業對于大數據的應用必將越來越廣泛、深入。但是,面對數據的海洋,如何撈出針一樣的有價值線索,無論是在方法還是工具上,都還需要漫長的探索。用Google的牛X預測做結尾來呼應開頭:Google流感趨勢被發現明顯高估了流感峰值水平,科學家指出基于搜索有太多的噪音影響了它的精度,他們正在開發噪音較少的替代跟蹤方法,例如基于Twitter的流感跟蹤只包含真正病人的帖子,而不是轉載的流感新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