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景氣度受政策擾動——預計廣東新模式將有所改良但低價導難變。自3月份起行業運行開始受到稅務核查等政策擾動的影響,4月份醫藥工業利潤增速放緩,景氣轉弱符合預期。從近期廣東省的“藥交所”模式征求意見稿和吉林、陜西的招標動態看,唯價格論似有復辟和蔓延的趨勢。我們預計作為風向標的廣東省招標模式最終會有所改良,但低價導向的痕跡較難改變,13年下半年行業受政策擾動影響可能加大。
重點醫藥上市公司中報業績預測——強者恒強,分化持續。國信重點關注公司中增長較快的包括:預計業績增速100%以上:長春高新;預計增速50-100%:中恒(制藥)、和佳、紅日、華海;預計增速30-50%:天士力、雙鷺、康美、康緣、信立泰、昆藥、凱寶;預計增速20-30%:白藥、同仁堂、華東、華蘭、科倫、益佰、眾生。(更多醫藥重點公司中期業績前瞻請關注國信醫藥隨后發布的專題報告)下半年IPO或將開閘——預計對板塊沖擊有限。上一輪IPO(09~12年)新上市的66支醫藥股平均首發市盈率為53X,明顯高于同期大盤和醫藥板塊市盈率,從估值波動看,首發市盈率波動與二級市場一致。上一輪IPO存在發行市盈率偏高、部分公司巨額超募資金并未帶來高增長反而出現業績下降等問題,至目前破發率達33%,顯示公司發展分化差異巨大。總體而言近三年多數醫藥新股還是成為板塊的正能量。
醫藥板塊估值結構性分化加劇,中小板&創業板估值高企,但主板醫藥股仍相對合理。13年1~6月醫藥指數上漲18.81%,大幅跑贏滬深300指數31.59pp。6月大盤大幅調整,醫藥指數也跟隨下跌10.81%,但仍跑贏滬深300指數4.76pp。截止6月底,醫藥板塊13PE25.6X(整體法),相對全部A股溢價173%,創2000年以來新高,相對估值壓力較大。但從子板塊看——上半年主要是中小板&創業板的絕對估值水平上升明顯,13PE分別達到31X、27X,而主板醫藥股22X,仍處于相對合理水平。
7月投資策略:13年上半年醫藥指數漲幅可觀,尤其是創業板醫藥股漲幅更大,整體估值偏高,提示潛在風險;但主板醫藥股整體估值仍處合理區間。進入進入7~8月財報披露期,預計醫藥個股走勢將隨業績分化,建議將持倉聚焦于中線成長路徑清晰、業績持續增長、動態估值合理的中大型醫藥優質股。
分享到:
0 時間:2013-07-09 來源:靈核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