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軍工主管部門正在著手進行第四次軍工能力調整和推進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工作,主要目的是要推進市朝改革和放寬軍工企業上市的限制。未來,除了極少數需保持國有獨資外,其他軍工業務均可上市。
分析師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釋放的對于軍工行業的扶持政策信號超乎市場的預料,軍工股不再是“主題投資”,從國家政策、產業發展趨勢、軍工資產證券化三個層面來看,軍工行業同樣具備中長期投資價值。
整體上市步伐將加快
我國軍工事業單位改制工作始于2011年3月,標志性文件是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的《關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了軍工事業單位改革由國防科工局牽頭。據了解,目前最新的思路是,2013年底完成分類試點,2016年底前完成全部分類改革工作,最終在2022年完成過渡。
據介紹,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逐步將其轉為企業編制。業內人士表示,這一舉措的核心意義在于,這些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改制上市后將有效加強現有軍工上市資產的核心競爭力,實現市朝運作,大幅提升資產運營效率。
軍工企業改制是國有企業改革中的難點之一,目前已經進入到深水區和攻堅期。但是,無論從資產還是技術創新能力看,軍工企業都是國企中的優良部分,軍工企業改制上市無疑將為資本市場注入新的活力,推動資本市場的發展。
業內權威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從今年科工局批準的哈飛股份、中國重工、航空動力三個重大核心軍品主業資產重組項目分析,雖然科工局目前還沒未出臺新的改革上市的政策規定,但至少也在原有規定基礎上實現了重大突破。而軍工事業單位改革后,將使軍工上市企業的業務更加完整,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更具活力。
目前為止,除航空工業集團證券化推進速度較快外,船舶重工集團和航天科技集團也啟動了相關整合工作。如:船舶重工正以集團公司整體上市為目標來運作;航天科技已鼓勵有條件的二級單位整體上市,并充分利用現有上市公司為平臺整合資源;航天科技集團正在推進火箭制造類資產整合。
基本面將出現反轉
長期以來,投資者對軍工股的投資思路就是炒題材,基本上不看基本面。而此次三中全會公報提出,將推進軍隊政策制度調整改革,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業內人士表示,軍工股將不再是主題投資,已經具備中長期投資價值。
數據顯示,11月13日以來,航天軍工指數共上漲831.88點,漲幅為21.75%。27日,航天軍工指數更是創下兩年來新高6555.97點。
長城證券研究所魏萌認為,2014年軍工行業投資將是未來3-5年投資期的起點。目前軍工行業的發展是“天時地利人和”。
她進一步指出,“天時”包括減少行政干預、軍工行業逐步市朝;“地利”包括成立國安委,國家安全戰略地位提升;“人和”包括民營資本投資軍工、參與軍品愿望的提升。
航空航天專家陳杰初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北斗導航系統的市場潛力大,預計到2020年整個北斗導航產業的產值將達4000億元。其中,民用市場,201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580億元。有關研究報告也稱,2015年僅中國車載導航市場規模就將達到306億元規模。專家指出,位置服務和地理信息是基于衛星導航的兩個廣闊市場,智慧城市中的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數字城市將是近幾年在國家推進行業應用之外,北斗導航產業在民用領域最有潛力的市常
航空發動機方面,陳杰初表示,預計到“十四五”末共將撥付3000億元用于研發航空發動機。目前,發動機專項前期調研和預研全部完成,發動機重大科技專項近期將對外公布。
平安證券認為,中國的國防科技工業將在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中發揮巨大的牽引作用。隨著科技能力的改善,新項目的研發周期正從一二十年向更短的時間段縮小,國防進步已經成為中國全面現代化的一部分。因此,應該從中長期基本面反轉的角度來看待軍工板塊的投資機會。
軍工企業資產證券化加速也是其基本面出現發轉的重要推動力。一直以來,航天科技集團和航天科工集團由于長期承擔國家戰略性任務,并且實行特殊的科研生產聯合體經營模式,資產證券化程度偏低,相關單位改制難度較大,資本運作的積極性和迫切性略顯不足。但目前這種局面已經悄然改變。
三大難題亟待解決
2007年發布的《關于推進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的指導意見》,明確軍工企業按照軍品業務分四類進行股份制改造,并對國家劃撥固定資產投資和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等事項做出承諾。
業內權威人士表示,當時,雖然《指導意見》對軍工企業改制上市是明確鼓勵和支持的,但其配套性政策對于改制上市卻十分謹慎,相關要求也非常嚴格,不利于操作,與《指導意見》鼓勵軍工企業改制上市的原則和初衷不符。
比如關于社會投資項目,只給出了放開類項目目錄,限制類和禁止類項目并未公布,而且放開類范圍相對過小;對于國家劃撥的固定資產投資,不能直接投給上市公司;對于從事混線軍民混線,戰略和非戰略軍品混線生產的企業需要進行分線,在操作上也存在一定難度,而且如果分線,將造成資源不能充分利用。
上述權威人士指出,未來軍工企業改制上市,除了要解決軍工事業單位的問題外,還需解決好土地問題、軍品定價、國家劃撥固定資產投資等問題。
首先,土地問題是軍工企業改制上市過程中最復雜、最困難,周期最長的問題。這是因為目前各大軍工集團大部分土地都是國家劃撥地,改制上市需要對土地進行變性,如果國家不給予特殊政策,變性的成本將很大,將成為軍工企業改制上市最大障礙之一。
其次,目前軍品定價機制主要采用成本加成的價格機制,利潤比例較小5%,不足以支撐軍工企業可持續發展。因此,未來隨著大量軍品業務的上市,軍品定價機制改革勢在必行。
最后,雖然在《指導意見》中對國家劃撥固定資產投資、科研生產許可證和軍品免稅等問題進行了承諾,但其后續已出臺的配套政策并未予以支撐,目前上述事項還很難操作。需要行業主管部門對上述事項進行明確——改制上市后的軍工企業可以繼續平等地享有國家劃撥固定資產投資、科研生產許可證和軍品免稅等,而且可以直接投給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