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物流業是帶動城市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業態,也是衡量地區經濟發展的窗口。近年來,我市充分整合、挖掘商貿物流市場潛力,招大商、招強商,成功落地一批重點商貿物流建設項目,極大地推動了全市經濟的轉型升級。
作為蘭州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規劃用地2萬余畝,總建筑面積800萬平方米,總投資額預計可超過300億元,涵蓋了板材及木制品、高端家具、五金機電、汽摩配件、酒店用品、糖酒副食、小商品及電子電器等8大板塊……看著這一組組數據,讓我們對業內稱為“巨無霸”的北龍口國際商貿物流城項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作為蘭州的首個綜合類專業市場,北龍口國際商貿物流城的建設和經營進展如何?它的落成及投運,將給西北地區商貿物流帶來什么影響?對蘭州市的經濟發展又有哪些重大意義?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一同走進建設正酣的北龍口國際商貿物流城。
破解城區空間瓶頸出城入園大勢所趨
“兩山對峙、一河中流、東西狹長如帶”的獨特城市版圖,帶給蘭州的不僅有沉重的交通壓力,從城市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空間瓶頸的突破迫在眉睫,主城區內工業企業、市場的“出城入園”戰略轉移已是大勢所趨。蘭州新區在主城區以北,北龍口是連接主城區與蘭州新區的最主要地帶。據悉,北龍口目前已納入城市商業網點專項規劃和城市四版規劃,屬于我市一級商品批發市場建設用地,是我市各大物資市場出城入園的重要承接地。因而,北龍口國際商貿物流城項目從一開始就受到了廣泛關注。
建設北龍口國際商貿物流城,既有政府“出城入園”的政策支持,也有極佳的政策疊加機遇。從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到蘭州新區的成功獲批,從亞歐大陸橋到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以及鉆石節點城市概念的形成,蘭州經濟發展迎來了史上空前的政策機遇。中央和省、市多個政策,也讓國內外的賓客一致看好蘭州發展前景,投資、開發熱潮空前,這也讓北龍口國際商貿物流城占足了“天時”。
利于城區空間優化推動城市業態轉型升級
據了解,目前蘭州中心城區共有物資專業批發市場81個,商戶20072戶,占地面積3452.9畝;汽車銷售、配件、維修市場共1772家,占地8375畝。專業批發市場從東到西,從南到北散點分布在老城區,嚴重影響了土地資源整合利用和城市形象。同時,一些市場起點低、功能差,大部分是從馬路市場擴建演變而來,沒有配套的倉儲、配送和信息網絡平臺,缺乏現代物流特色,有些市場根本沒有消防設施,多次引發火災,經營商戶和顧客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更重要的是,這些市場的近2萬輛次自用機動車,加上每天進出市場的1.5萬輛次社會車輛,容易造成交通擁堵。以城關區五里鋪為例,其周邊有6個批發市場,自用和社會車輛日進出近2萬輛次,導致該路段經常堵車。
隨著城市建筑群的不斷擴充及壯大,一系列的交通困擾、環境污染、城市規劃等問題,已經成為嚴重制約城市化進程和城市商貿發展難以逾越的瓶頸。長久以往,不利于城市提質擴容。
打造北龍口國際商貿物流城這一大型綜合類專業市場,可以培育龍頭企業,形成有效地產業支撐,有助于促進企業由開發建設向開發建設與發展產業并重轉變,使企業成為建設市場、開拓市場、經營市場、繁榮市場的主體,通過企業+市場+產業的發展模式,改變蘭州當前市場經營主體缺失、商貿物流業發展分散的落后面貌。同時,也可以改善“臟亂差”的城市形象,并為主城區經濟發展騰籠換鳥。
輻射東西南北激活新區經濟連接帶
10月3日,記者出蘭州北高速路口沿109國道向北行約2公里,來到了北龍口國際商貿物流城項目所在地。雖是“十一”小長假期間,可這里四處都是忙碌的身影。在三期的五金機電市場、汽配市場、小商品市場建設區,八成項目場地已完成平整,開始樁基澆筑等,作業機械緊張有序,施工如期順利推進。二期酒店用品市場基本建設也已完成。在一期建設的板材市場區,記者看到多家店都在裝修施工,更麻利的一批商戶已開始在這里做生意。在招商中心的大廳里,客戶來來往往,都想找個好店面。
在這里預訂到理想店面的蘭州鑫泰賓館酒店用品公司董事長洪永建在采訪中告訴記者:“北龍口的地理位置優勢突出。它聯通了主城區與蘭州新區,也臨近高速路口,交通四通八達,有路就能活。既能照顧到主城區的客戶需求,也符合青海、寧夏、新疆等外地客戶的需要,這對我們在這里長期做生意很有利。”
洪永建的一番話說出了眾多來此投資的客商心聲。從省內區位來看,北龍口國際商貿物流城,與市區零距離接壤,其處于蘭白經濟區、蘭州新區與主城區間的核心區域;從西部地區來看,北龍口可以實現連接南北、貫通東西的商業拓展。除現有的109國道、柳忠高速、水秦快速通道外,還有即將通車的付家窯高架橋,以及正在建設中的北二環路等。北龍口是連接新疆、西藏、寧夏、內蒙古、河西走廊的重要關節,在“大蘭州”規劃中的位置十分關鍵,我市也將此通道進行重點建設。
北龍口國際商貿物流城的建設,必將帶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不斷活躍。隨著大市場、大流通格局初步形成,其聚集和輻射功能日益強大,立足蘭州、輻射西北、面向亞歐的遠景將更加清晰。
硬件配套設施完善加工倉儲功能齊備
要建設一流的綜合類專業市場,必須要有超大體量的倉儲、物流等配套設施。
“通常商貿物流業大戶的門店與倉儲面積比在1比5左右,這意味著如果門店是100平米,那么倉庫面積至少要在500平米以上,有加工業務的話需求會更大。我的展示店在雁灘,可庫房和工廠在城郊的青白石,經營成本非常高,交通運輸不便,給做生意帶來很大制約。”哲勝木業董事長王哲勝說。
據不完全統計,我市現階段每日要運進2至3萬噸貨物,需要5000多輛大型貨車來周轉。加上貨物終點配送,每日至少有1萬多輛大貨車穿梭,給城區交通帶來的壓力不言而喻。頻繁的貨物運輸,也給物資經營戶帶了諸多不利。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北龍口主溝有約20米的落差,利用落差可建設成2至3層的庫房和物流周轉空間。同時,兩側的30多條大溝及荒坡,可建設大型倉儲、加工車間。利用周邊丘陵、溝壑荒地,可開發3500畝地的倉儲空間,1000畝地的住宅、配套空間,3000畝地的物流空間,實現用較低成本全部解決客商的倉儲和物流之需。
重在“以商養市”服務客商理念先行
要成功運營一個超大型商貿物流城,不僅要取得政府支持,還應有好的發展機遇、地理位置優勢,同時要有實力雄厚的市場開辦方、先進的經營理念和優質的大商戶、大品牌。
10月6日,記者在該商城招商中心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一位姓李的客商登門來買商鋪,一口要800平方。讓他怎么也沒想到的是,自己竟然被拒絕了。談及理由,李先生不解地說:“我不是自己經營,本來打算買鋪子投資的,這里竟然不給賣。”對此,北龍口國際商貿物流城招商經理王永剛告訴記者:“建市場、賣鋪子來錢快,可是很不利于市場的長期發展。一些有資金的投資人買房出租,無疑會推高經營成本,反而會將真正想做生意的商家堵在市場外。這樣的經營之道,我們不認同。”
金泓運商貿公司董事長林立經營汽配已有16個年頭,期間他的店先后被迫搬遷有4次。1998年,他的店靠近小西湖立交橋,因建橋拆遷搬到了通寶汽車市場。2005年,再度搬到天泰汽配市場。2013年,天泰汽配市場所在位置擬建經適房,林立十分犯難不知該搬去哪里。尚未搬遷,就被斷水斷電,經營無法維持。無奈之下,他來到北龍口考察,開發運營北龍口國際商貿物流城的大陸橋集團董事長林賢友聽聞他的困難,當即幫林立把店搬到了127終點站附近的北龍口過渡市場,解決了他的頭疼事。更讓林立驚喜的是,在北龍口過渡市場,他不僅能正常做生意,而且大陸橋不收他一分錢的租金,僅此一項就為他節省了40多萬元,與他一同享受優惠的共有130多家經營戶。林立說:“我們做生意的,就希望扎根在一個有規模的大市場。由于沒有固定的經營場所,經常搬來搬去,重復投資,經營成本很高,生意難以發展壯大。有了北龍口,我再也不用為店面、庫房搬遷犯難了,相信生意會做得更好。”
只有共贏,才是最好的出路。大陸橋集團尤為注重賣場商氣的營造與培育,市場的成長與壯大。一旦市場形成了濃厚的商氣,客流如云、摩肩接踵,經營者和市場開辦方自然可以實現利益最大化。該集團旗下被評為“全國著名十大專業市場”的東部品牌服飾廣場、武漢漢正街品牌服飾廣場、南通十字街地下品牌服飾城等項目的成功,都是源于該理念。
招大商、招強商、招名商。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引進龍頭項目以帶動區域經濟蝶變。北龍口國際商貿物流城是惠商惠民的好項目,它的成功落地將促進北出口通道經濟的空前繁榮,也將帶動蘭州商貿物流業的提質擴容,期望著這個好項目能早日全面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