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總結了保險行業內的七大熱點事件后,專家認為,此七大熱點事件將會對整個保險行業在2014年乃至更遠產生重大的影響。
這七大熱點事件包括:全球系統重要性保險機構(G-SII);財險業面臨互聯網時代帶來的機遇與挑戰;車險費率市場化;規范高現金價值產品;企業年金稅收優惠政策;主動管理型健康險的機遇與挑戰;以風險為導向的償付能力監管體系。專家是在其近日發布的《2014年保險行業風險管理白皮書》中提出上述觀點的。
淘寶在2014年雙11當日成交571億,眾安保險單日銷售保單量超過1.5億,保費突破1億元的盛況震驚業界。
專家注意到了互聯網金融的蓬勃之勢。其報告指出,互聯網保險將引領財險業進入創新的浪潮。保險人與客戶之間的交互將更為頻繁而全面,而不僅僅限于傳統產品的承保與理賠。產品創新方面,互聯網保險產品迭代迅速,多元化,非標準化,全程在線交易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以用戶分群為手段,結合客戶的個性和偏好,細分保險標的和風險因子,有針對性地實現產品和服務的定制化將是公司產品創新的關鍵所在。
此外,健康險發展正呈現快速上升態勢,2013年健康險保費較2009年增長逾1倍。保險公司不僅開發健康險產品,提供醫療保障,還在健康產業鏈條上頻頻出擊,將健康管理服務和傳統醫療保險的健康保險結合,例如引入導醫、咨詢服務等,形成一站式的健康管理服務。
專家認為,主動管理型健康險有可能成為帶動我國健康險市場步入新一輪的快速發展的產品。保險企業應抓住這次機遇與挑戰,學習國際先進經驗,做好產品創新、客戶細分,以及與第三方機構合作開拓新市場等工作。
2013年,財險行業的綜合成本率已由2012年末的97.2%急升至99.5%。其中全行業車險的綜合成本率更是超過了100%。專家認為,造成車險綜合成本率高企的主要原因在于新車銷售放緩,進一步導致車險競爭加劇下前后端成本激增。
正在進行的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被認為會引起財險特別是車險市場持續而深化的變革。專家認為,風險識別能力將成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目前的商業車險在條款和費率上具有較大的同質性,改革之后,如何精確識別不同客戶的風險,精準定價,量身定制產品,將成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正積極推行的償二代監管制度體系將對保險市場產生深遠的影響。專家認為,這些影響對于保險公司來說既有機遇,又有挑戰。償二代可以通過對風險標準,風險分類的細化,提高償付能力制度對風險的敏感程度,即使兩家規模相同的公司,資本要求也會不一樣。這亦是今后監管發展的趨勢——風險導向,區分優劣。
專家同時指出,近年來隨著金融市場環境深度變革,國內保險行業為了適應市場發展,紛紛進行業務轉型,已不再局限于傳統保險業務。這些非傳統非保險業務的開展,以及其與外部金融體系的緊密關聯性,將有可能加倍放大壓力事件所帶來的影響。
專家預測,未來仍會有國內保險集團受到國際監管機構的關注,甚至有可能入選G-SII名單。這意味著國內保險集團需要在業務高速發展的同時,需要更加關注業務的安全性以及業務發展的穩健性:良好的資本回報會帶來更多的內生資本補充,提升單個金融機構的抗風險能力,從而促進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