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名:能源轉型還需能效提升加持時間
能源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熱點及難點。與其他國際對比能源消費中國消費總量要比發達國家消費大,但整體能源利用效率水平不高。另外,我國是用能大國,工業能耗占總能耗的70%以上,煤炭將長期在能源消費總量和增量中占據主導地位。
以后幾十年內是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關鍵時期,能源生產與消費矛盾、能源與環境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發達國家將近11億人口,他們在工業化過程中消耗了世界能源的60%,花了200多年時間,時間長,能源消耗量也很大。我國有13億人口,如果按照世界工業化的路子走,無論資源保障、生態環境,還是能源安全、經濟代價等都將難以承受。換而言之,能源問題首先是效率問題,能效是最大的“能源”。如何擺脫資源環境瓶頸的制約,以較少的能源消耗實現現代化戰略目標,是如今我國能源發展必須考慮的問題。
我國能效提升潛力非常大
我國已經將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確定為基本國策,大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把節能減排等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通過技術進步、優化能源結構和加強需求管理,提高經濟系統運行中的能效水平。與其它解決能源供應方式相比,提高能效投資見效更快。
目前,我國單位產品能耗平均水平高于發達國家10%~15%,這也說明,我國在能源的使用中浪費非常大。對于能效的浪費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是生產端,能源生產方式落后,能源生產效率低。其次是能源轉化效率低,包括從煤到電,再到熱,能源轉化效率都比較低。最后是能源使用效率低。在這種情況下亟需新的能源轉型。
轉型主要是來自于能源消費和供給生產方式的轉型。第一要從技術上解決消費端的分布式能源,將電、水、熱、氣等能源變成一個能源網,比如將光伏、太陽能和互聯網大數據相結合,形成大電網與分布式電網相結合的布局,可以有效促進電力系統發展。第二就是轉換系統和生產系統。這幾年,我國技術進步非常快,特別是清潔煤技術,目前清潔煤技術的發電成本已經可以跟天然氣發電相提并論。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國節能潛力非常大,能效提高的潛力也很高。
能效提升符合世界發展潮流
前年,聯合國發布“變革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文件,提出到2030年,實現全球能源利用效率倍增的目標;《巴黎協定》的長遠目標是確保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內,據國際能源署研究認為,要使全球實現2℃溫控目標,能效貢獻率將達到50%以上;在我國,提高能效將推動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促進經濟繁榮、解決環境治理源頭問題;我國提出國家自主貢獻(INDC)目標,同時也提出在2030年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
在去年的G20峰會上,各成員國共同核準了“能效引領行動計劃(EELP)”,這項能效提升國際合作計劃指出,節能和提高能效是合理使用能源資源的最佳途徑之一,這充分說明了能效提升對于這個時代的重要性,它將對繁榮經濟,穩增長,保就業,以及對全球的經濟復蘇起到積極的作用。從國內來看,政策不斷出臺,國家發改委氣候司于去年出臺的《“十三五”溫室氣體減排方案》,明確了“十三五”期間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總體思路、目標和任務,透露出未來15年要大幅度提高消費側能源效率。
根本上說,能效的重要性體現在投入收益比上,即減少提供同等服務的能源投入,這既符合資源環境友好的要求,也是人類經濟理性的體現。通常人們比較關注汽車、建筑、制造業等行業的能效提升,其實能效應用領域遠比這更為廣泛。比如石油石化行業本身既是能效生產者,也是能源消耗大戶,在能源生產、轉換和使用的各個環節都蘊藏著提升能效的巨大潛力,而且石油石化行業目前面臨著資源劣質化、效益壓力大、安全環保形勢嚴峻等挑戰,更需要在提升能效上下功夫,提高能源全生命周期的效率,以應對發展挑戰。
能效提升需節能服務企業廣泛參與
能效提升僅靠政府推動是不科學的。長期的節能減排機制需要政府和市場的雙管齊下。政府做好節能減排的宏觀層面和頂層設計,市場因勢利導,兩者強強聯合才能奏效。節能服務公司通過利用節能項目,廣泛的將“提高能效”帶入市場中去,產生了直接的減排效果,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無論是基于實際需求的能效技術,還是“能源足跡”的測量和可視化呈現,無論是全生命周期的“大能效”解決方案,還是高效便捷的第三方能源管理,都需要節能服務企業有更強的責任感和更敏銳的商業觸覺,努力探索形成新的產品、技術和服務。
在未來的發展中,節能服務企業還應在這領域廣泛開展探索,提供了新的技術產品和商業模式,比如方興未艾的合同能源管理、分布式能源的快速發展等等。其中,合同能源管理作為一種新型的市場化節能機制,在北美、歐洲、日本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同時,其還可以納入碳排放交易系統,創造更大的價值和效益。所以如何利用合同能源管理去推動能效提升的空間,是節能服務公司需要探索的方向。
其次,如何提高節能隊伍能力建設、引入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撬動更多資金進入節能領域、推廣普及經濟可行的節能技術,也是節能服務公司所必須思考的問題。對于技術升級,必須和未來的能源服務聯系在一起,比如智慧能源,通過不斷提升技術力量去撬動未來節能服務市場。
另外,在節能服務產業當中,能效的提高和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關聯。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發展可再生能源已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利用發展可再生能源去挖掘節能服務市場的潛力,實現能效轉型,成為了目前節能服務公司發展中搶抓的重點。如北京神霧環境能源科技集團近年來公布的,關于化石能源及可再生能源高效清潔利用的“顛覆性技術”,就體現了這種審時度勢的眼光。
就像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戴彥德所說,“節能服務產業可以通過不斷提高能效、降低能源消費總量和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利用中的比例,來實現立體發展,節能服務公司應該要往綜合能源服務提供商角度發展。”未來,能源轉型必然還需要能效提升加持。能效提升的速度和質量從某種意義上決定著能源轉型的廣度和寬度。面對不可逆的能源發展趨勢,節能服務企業需迎接挑戰,順勢而為,找準定位、提升綜合能力,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來源: 中國節能服務
詳情: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市場,有需要在靈核網官網查詢行業報告或者直接咨詢了解更詳細產業報告內容,靈核網全國免費咨詢熱線:400-998-1068.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