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獲悉,近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派出多路調研組到全國各地調研經濟形勢,聽取各地對下一階段的發展建議。
其中一些西部省份考慮到經濟放慢,尤其是工業放慢的情況,建議中央實施差別化政策,對西部的能源重化工業網開一面,特別是東部、中部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企業可以轉業到西部來。
上述建議暫時難以獲得中央支持。另有一些專家建議,國家也可以給類似上海自由貿易區等先行先試的政策,來支持西部發展。
西部增速放緩
目前西部各地區紛紛公布了上半年的經濟數字,從目前的情況看,除了云南逆勢加快以外,其他地區經濟普遍放慢。
其中四川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速為10.1%。比去年的13%降幅接近3個百分點。陜西為11%,比去年同期的13%下降了2個百分點。廣西也下降了1.4個百分點,經濟增速為10%。寧夏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速為9%,比去年同期的11.4%下降了2個百分點。
西部地區這些省份經濟增速仍在全國比較高,不過如果相比年度目標來看,則財政收入以及經濟增速,大部分都沒有完成指標。
西安交通大學馮宗憲教授稱,西部一些地區經濟放慢,與過去的資源情況發生了變化有關。比如陜西第一大支柱產業是能源化工,所以現在來看它已經出現了難以為繼的局面。
數據顯示,陜西今年上半年財政收入增速為7.3%,低于該省財政總收入年目標的16%。該省上半年經濟增速為11%,也低于12.5%的年度目標。
而且有意思的是,西部一些省份的工業增速顯得很高,但是用電等經濟數據很低,有的地方規模以上工業增速是10%以上,但是工業用電量只有3%、4%,甚至是負數。
中國區域經濟研究會會長陳棟生認為,西部的大問題是,并沒有意識到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一是全國的經濟增速開始從高速進入到中速時期,另外,國家宏觀調控發生了變化,過去經濟放慢后實施投資拉動的頻率會大幅降低。
差別化政策?
面對目前的困境,西部地區建議中央實施差別化政策,對于西部的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企業限制降低一點,特別是將能源總量消費量以及污染排放總量的限制降低一點。
甚至有地方提出,全國各地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東部和中部的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業可以轉移到西部來。
上述建議,是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派出的調研組座談會上由地方提出的。此前在國家發改委的調研期間,西部也提出類似的問題,比如電價應該給以優惠,對于過剩行業,比如鋼鐵、水泥,在西部應該實施差別對待。
西安交通大學馮宗憲教授稱,現在西部還有一個問題是,產能過剩的名單如果增加太快,也會影響西部發展。
此外,西部很多地區屬于禁止開發地區,但是國家對于這些地區的補償機制沒有到位。比如目前的補償無法維護當地農民的發展需要,這些問題不解決就很難避免西部繼續走這條發展道路。
此外,西部開放也可以走更多的路子,問題是國家是否應給政策,比如上海的自由貿易區方案批了,現在天津、深圳、廣州也要批。
此前重慶已經啟動了內陸自由貿易區的研究,并于6月中旬舉辦了兩場研討會。重慶希望爭取在加快內陸開放高地上取得突破。
據悉,目前國家對于西部地區的生態補償仍存在問題。國家發改委國際研究中心主任曹文煉上月在新疆喀什地區調研發現,該地治沙一畝地需要投入3000元,現在的科技補貼只有30元。東部城市對該地的對口資源資金,都用于城市的開發區項目、房地產項目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