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二五”產業技術創新規劃》,進一步發揮“指南”的指導作用,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充分分析國內外技術發展現狀及趨勢,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研究提出了《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3年》以下簡稱《指南2013年》。
《指南2013年》確定了當前優先發展的節能環保與資源綜合利用、原材料、裝備制造、消費品工業、電子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通信業和信息化與生產性服務業等8大領域,共261項技術。
在通信業領域,《指南2013年》確定了包括IPv4網絡與IPv6網絡共存與互通技術、ISP和ICP網站IPv6改造技術在內的IPv6過渡關鍵技術、IPv6安全監控防護技術、TD-LTE及LTE-Advanced關鍵技術、TD-LTE及LTE-Advanced測量測試技術、移動互聯網關鍵技術、云計算虛擬化運維關鍵技術、寬帶光通信技術、物聯網關鍵技術、移動終端信息安全保護技術、物聯網系統可靠性及安全性評測技術、大數據網絡傳輸關鍵技術、云計算網絡關鍵技術和高速光通信關鍵器件和芯片技術共13項技術。
在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中,確定了包括并行計算技術、海量數據存儲技術、分布式編程模型、云計算平臺管理技術和云操作系統技術的云計算軟件技術,以及云計算安全技術、物聯網軟件技術、虛擬安全技術、信息技術服務支撐工具關鍵技術、增強顯示技術、云計算系統可靠性評測技術、虛擬、互聯網軟件技術、計算機輔助工程軟件關鍵技術、計算機仿真軟件關鍵技術、云計算服務支撐平臺關鍵技術、智能語音技術、移動互聯網軟件技術、大數據技術、分布式綜合監控技術、云計算效能計算技術和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務技術共17項。
在《指南2013年》確定的261項技術中,節能環保與資源綜合利用37項、原材料54項、裝備制造70項、消費品工業36項、電子制造業25項、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8項、通信業13項、信息化與生產性服務業8項。《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3年》的技術體現了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提升和改造傳統產業,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