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隨著大型跨國制藥公司的產業結構調整、跨國生產轉移以及國際分工進一步的細化,我國已經成為醫藥行業全球分工中重要的中間體生產基地。我國醫藥中間體產業已經形成從科研開發到生產銷售的較為完整的體系。從世界范圍內醫藥中間體的發展來看,我國的整體工藝技術水平還比較低,大量高級醫藥中間體以及專利新藥的配套中間體產品生產企業較少,正處于產品結構優化升級的發展階段。
我國醫藥中間體供大于求現象較為突出,對于出口的依賴度也逐漸增大。但是我國的出口主要集中在維生素C、青霉素、對乙酰氨基酚、檸檬酸及其鹽和酯等大宗產品,這些產品的特點是產品產量巨大,生產企業較多,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價格及附加值均偏低,它們的大量生產造成了國內醫藥中間體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高技術含量的產品仍主要依賴進口。
對于保護氨基酸類醫藥中間體,國內生產企業中大部分產品品種單一,質量不穩定,主要是為國外生物制藥公司定制化生產產品。只有一些具有較強研究開發實力、擁有先進生產設施及規模化生產經驗的企業才能在競爭中獲取高利潤。
2011-2015年間,我國化學制藥中間體行業產量逐年增長,2013年,我國化學制藥中間體產量為56.83萬噸,出口量6.57萬噸,到2015年我國化學制藥中間體產量約67.64萬噸。
醫藥生產作為精細化工領域中重要的行業,已成為近10年來發展與競爭的焦點,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許多醫藥源源不斷地被開發出來而造福人類,這些醫藥的合成依賴于新型、高質量的醫藥中間體的生產,故新藥受到專利保護,而與之配套的中間體卻不存在問題,因此新型醫藥中間體國內外市場發展空間和應用前景都十分看好。
預計未來幾年內世界性新藥物的研究將集中在以下10類藥物上:腦功能改善藥,抗風濕性關節炎藥,抗艾滋病藥,抗肝炎及其他病毒藥,降血脂藥,抗血栓藥,抗腫瘤藥,血小板激活因子拮抗劑,甙類強心劑,抗抑郁、抗精神分裂和抗焦慮藥等。針對這些藥物去開發其中間體是今后醫藥中間體開發的方向和拓展新的市場空間的重要途徑。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