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VS合作
能源獨立?想都不要想,這是另一種形式的閉關鎖國。今天,互聯網已經將當今世界連成一體,時間和空間的區隔,在瞬間打破。假以時日,以地緣政治、種族文明為特征的界限將被打破,國家終將消失。
歷史上曾有這樣的先例,尼羅河的泛濫,讓沿線的居民團結起來,唯有團結才能共同克服水災。自然災害,有時候是奪人生命的,有時候它又讓本來敵對的種族,進行著本不可能發生的合作,從而保全了生存權。
這種自然形成的辯證關系,在今天的能源路徑選擇上,也會產生同樣的彌合效應。
能源的路徑,并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國,乃至全球的一個思維方式問題。
全球能源互聯網這一偉大的構想,在某種程度上超越地緣政治、區域經濟和種族沖突,將人類的資源枯竭、氣候變化、自然災害等問題擺放到了一個顯眼的位置上來,并提出了終極的解決方案。
去化石能源VS多能互補
電能作為今天最高等級的新型能源,無論是與動力,或者信息,都具有較為完美的耦合性。因此,全社會正在進行電能替代的重大轉變。
與一次能源相比,電的便利性使得人們對它須臾不可或缺,尤其是信息發達的今天,電更被視為社會的最基本保障。
電來自于何處?在以前,民眾并不關心,可隨著環境污染和資源枯竭的問題浮出水面,人們越來越關注這個問題。至少在中國,大部分電都來自于煤炭。
一談到大氣污染,人們首當其沖就要指責煤炭,其實,不是煤炭本身有什么不好,而是目前人們對煤炭的利用方式不當,造成了污染。煤炭長得黑,顏值不高,所以也背了黑鍋。
人們不禁要問,既然化石能源有污染,那為什么不迅速發展水電、風電、光伏發電、核電等多種能源供給呢?說這話的人,站著說話不腰疼。這就像北京市交通擁堵,群眾要市長下個命令不擁堵一樣,毫無可行性。治理擁堵問題,需要限制車輛,增擴道路,加強調度等配套,每一項配套都需要耗費時間和精力。一個三峽工程,就道盡了電力建設事業的辛酸,頂著壓力上,耗費精力建,還是有人端著筷子吃肉,放下筷子罵娘。
盡管化石能源為現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人們仍然把它看成是未來道路上帶刺的阻礙,我要說的是,這不僅脫離實際,還極端錯誤。今天的世界,主要還是由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驅動著,這是不能回避的,在短期內也不可能發生根本改變。
因此,當前和較長時期,中國能源的路徑必須是,以化石能源為主,其它能源互補的多能供應體系。
粗放消費VS消費升級
在北方城市冬天,我經常在商場里被熱得大汗淋漓,而在炎熱的夏天,在某些公眾的建筑內,又被凍得半死。對管理者提出要求,希望他們將溫度調一下,得到的答復是沒辦法。
這說明一個什么問題呢?粗放的能源消費。
在信息化高度發達的今天,由于這種粗放式的消費模式,商場為此付出了金錢,他們可以將其作為成本分攤到消費者身上。這也絕不是個案,大規模出現這種現象,會導致能源的巨大浪費。
我認為,消費升級的首要問題,就是要建立能源大數據,將能源需求側信息連通至供給側,實現信息對稱下的供求平衡。
這是一項系統工程,有必要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試點,由一個工業區或者商業區作為試點,形成經驗模塊后,再大范圍推廣開來。
目前,國內正在建設的陜西富平電廠,以供給側改革為發力點,將煤炭的利用方式進行升級,從而推動消費側升級,探索了一套”熱、冷、水、電、汽“五聯供的供給側升級和消費側”風光電”多能互補模式,需提請國家能源部門加以注意,這是落實能源“四個革命和一個合作”的較佳落點。
靈核網作為多年市場調查的市場研究機構,長期涉足競爭對手市場信息的監測和調查研究,建立全方位的市場信息收集網絡,搭建國內最完善的數據信息平臺。為企業提供大數據和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化一站式服務。更多競爭對手及市場調查的需求,請直接聯系靈核網項目部或者直接進入靈核網詳細了解。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