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剛剛抵達北京的丹麥國防部長尼古拉·魏曼于丹麥駐華使館舉辦記者會。對于中方在銷毀敘利亞化學武器多邊行動中的作用,他表示了稱贊,并期待未來與中方在聯合國維和行動中展開更多合作。
去年,就在敘利亞緊張局勢一觸即發之際,俄羅斯于9月提出的“化武換和平”倡議立即得到了國際社會的積極響應。經過各方共同努力,當月27日,聯合國安理會15國全票通過首項禁止敘利亞擁有化學武器的決議。2014年1月7日,首批化學武器材料從敘利亞境內運出,來自中國、俄羅斯、丹麥、挪威等國的海軍提供了聯合護航。
對于中方在這次行動中的作用,魏曼給予了高度評價。“敘利亞化學武器是國際社會關注的一大問題,把化學武器運離該國將使該國平民免受襲擊。中方積極參與聯合護航行動,展現了中國在這一問題上強烈的責任感。我們感謝中國在敘利亞問題上與丹麥的合作,歡迎中國繼續積極參與這一問題的解決。”
魏曼強調,這并非是中國首次在海洋上發揮積極作用。“在打擊海盜、保護商船方面,中國和丹麥一樣,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我認為,中國已做出積極參與未來海洋行動的承諾。”他表示,期待著通過這次訪問與中方探討如何進一步支持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和穩定方面發揮作用。
丹麥軍隊由四個分支組成——陸軍、海軍、空軍及國家警衛隊。最近,丹麥北極事務交叉指揮部成立,負責監管地處北極的格陵蘭地區。丹麥軍隊曾多次參與國際任務,如最近在利比亞、阿富汗、馬里和敘利亞的行動。
談到“小國”丹麥的軍事主張,魏曼指出,丹麥的策略就是在敘利亞等國際問題上與朋友、盟友和合作伙伴積極合作。“盡管我們的武裝規模先對較小,但是我們能夠讓我們的國防力量實現現代化,提高效率和訓練水平,這讓我們能夠有能力與國際社會一起完成任務。”
魏曼將于1月13日至15日訪問中國,旨在加強兩國在國防和安全方面的雙邊關系,包括軍隊改革、維和行動合作、海事監控及北極問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