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比利時宣布安樂死合法化,至今已12年。據美國《福布斯》雜志3月6日報道,菲利普國王于2日簽署了兒童安樂死法案。該法案自本周生效,比利時成為世界首個取消安樂死年齡限制的國家。批評者認為,此舉或推動死亡旅游業。
報道指出,該法案備受爭議,反對者包括來自不同教派的宗教領袖、部分醫療機構和大多來自保守黨派的政治家。他們擔心新法案將導致安樂死普遍化,并帶來倫理風險。
此外,反對該法案的政黨代表預測,一旦取消年齡限制,比利時或成為死亡旅游業的新目標。大多數國家不允許安樂死,而這些人將前往允許的國家。他們擔心,比利時向尋求死亡的旅游者敞開了大門。瑞士就是如此,大量旅游者選擇在安樂死非營利組織Dignitas結束生命,其中大多數人來自英國、德國和法國。
對此,比利時議員反駁稱,新法案的嚴格政策不會容忍此類旅游業。布魯塞爾大學醫院兒科重癥監護專家貝爾萊爾表示,尋求安樂死的過程漫長而復雜,“可能需要數周或數月”。兒童申請安樂死,必須以書面形式提出,由主治醫生同意并經其他兒科醫生確認后予以批復。兒科心理醫生或心理學家必須與兒童面談,以出具確定其“辨別能力”的書面證明。同時,醫生必須與其父母或法定代表見面,告知診察結果,確保其同意決定并簽署書面材料。據官方報告,比利時每年執行1400例安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