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日本和韓國三國領導人25日在荷蘭海牙舉行會談,這也是韓國總統樸槿惠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一年多以來首次進行正式會晤。對此,日本表示,這次會晤為日韓領導人建立友好關系提供了機會,但韓國反應相對冷淡。
分析人士認為,日韓兩國關系近年來因歷史問題降至冰點,難以在短期內回暖,兩國關系的修復將是一個長期過程。
韓對日回應冷淡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26日在日本東京對媒體記者說:“(樸槿惠)之前看起來對首相沒好印象,因此,我認為她這次能夠對首相的人品有所了解。”
據韓國媒體報道,安倍在會晤前的記者拍照環節曾主動用韓語對樸槿惠說“很高興能見到你”,但樸槿惠“面無表情”。
菅義偉說,他并不清楚樸槿惠當時的反應,但她和安倍“最后還是握了手,這很好”。他說,日本和韓國是重要的伙伴,“建立面向未來的關系對于兩國和東亞安全都非常重要”。但韓國官方表態顯然比較冷淡。韓國總統辦公室在會后只表示這次會晤為韓美日三國討論朝鮮核問題提供機會,并沒有特別突出韓日會晤。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25日刊登了對樸槿惠的采訪。樸槿惠表示,日本應該展示更多誠意,采取措施,以建立互信。她還敦促日本在歷史問題上向德國學習。
強硬態度難突破
路透社認為,美國希望通過這次三國峰會改善日韓關系,以共同應對包括朝核問題在內的地區挑戰。奧巴馬定于下月訪問日本和韓國。
韓國世宗研究所分析師嚴相潤認為,這次由美國促成的韓日首腦會晤對于改善韓日關系來說,只邁出了“一小步”。
他說,日本和韓國在朝核問題等方面存在合作可能,但如果安倍不改變在歷史問題上的態度,兩國緊張的關系難以出現根本性的突破。
日本東京政策研究大學副教授道下德成表示,考慮到國內政治因素,樸槿惠對日本態度強硬。“但更根本的是,樸槿惠政府在安全戰略上注重加強與美國和中國的關系,對日本關注較少”。
韓日關系暫難暖
韓國聯合通訊社26日撰文指出,雖然奧巴馬成功促成了樸槿惠和安倍會晤,但韓日兩國冷淡的關系不會在短期內轉暖。
文章認為,這次三方會談重點討論了朝核問題,并沒有涉及影響韓日關系的歷史問題。
日本領導人近來在歷史問題上大開倒車,政要頻頻發表否認和美化侵略歷史的謬論。去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悍然參拜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導致日本與韓國關系進一步惡化。樸槿惠多次敦促日本正視歷史,承認過去錯誤,走共同發展的和解之路。
報道援引韓國世宗研究所分析師洪玄益(音譯)的觀點稱,韓日關系存在許多障礙,“日本為避免孤立表面上作出和解的姿態,沒有太多誠意”。
他說:“韓國和日本未來應該重啟雙邊關系,但兩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