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電 據英國媒體14日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將于4月下旬開啟亞洲之行,此次把日本設定為其訪亞首站,且是18年來首位作為國賓訪日的美國總統。
報道指出,這個重要行程本來是為了確認和強調日美堅定的同盟關系,但從美國政府初期把奧巴馬訪日定為一夜兩天,后來在日本政府再三要求下,才勉強敲定兩夜三天的過程來看,奧巴馬這次訪日如何掩飾他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隔閡、如何修補日美關系因安倍參拜靖國神社展現的裂痕,似乎是目前日本大眾輿論關心的焦點,也考驗著安倍與奧巴馬的智慧。
日美同盟龜裂
報道指出,至少到奧巴馬訪日前10天為止,奧巴馬努力斡旋日韓兩個軍事同盟國改善關系的努力沒結果,盡管安倍兩周前當著奧巴馬的面,討好地用韓語向韓國總統樸槿惠致意,但日韓慰安婦問題糾紛沒緩解跡象。
而日美除了靖國神社問題糾紛僵持在尷尬局面外,美國期待日本協作的集體自衛權和自由貿易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也都沒顯著進展。
為了制造奧巴馬訪日前的和諧氣氛,安倍政權上周決定無償向美國提供磁懸浮技術,這是日本首次向外國無償提供磁懸浮技術,安倍趁日本經濟界和傳媒輿論還來不及反應,就公開陪同美國駐日大使肯尼迪乘坐磁懸浮試驗列車來宣告這一決定,其用心也可謂良苦。
目前,執政的自民黨正緊鑼密鼓地以重新解釋憲法來突破執政公明黨持消極態度的集體自衛權桎梏,支持集體自衛權的在野眾人黨代表渡邊喜美上周因8億日元(約800萬美元)的金錢丑聞引咎辭職,給安倍籌備奧巴馬的禮物-集體自衛權蒙上陰影。
圍繞TPP爭論的日美兩國經濟利益現在僵持在事務談判階段,最終能否達成日本汽車換美國農產品的雙讓局面,其實是看安倍與奧巴馬的政治決心,但基于日美政治關系隔閡,兩首腦看來舉棋不定。
日美首腦隔閡
報道指出,近幾個月來,日本政治記者中廣泛流傳著安倍與奧巴馬的隔閡過程。消息說,安倍最早與奧巴馬發生不快,是因他不響應奧巴馬再三要求日本支持美國對敘利亞的政策開始,安倍說美國對伊拉克動武的理由破綻,讓支持對伊拉克動武的日本也受牽連。
此外,2013年12月,安倍不顧美國再三告誡,尤其是訪日的美國副總統拜登還向韓國保證安倍不會參拜下,固執地參拜了靖國神社,終于導致隔閡白熱化。
文章分析稱,在靖國神社問題上,小泉政權以后日本的前首相們都不曾參拜,包括安倍06年至07年首次執政期。但這次安倍執意去參拜,而且還是在他與奧巴馬已有隔閡的情況下。而美國民主黨一旦認真審視靖國神社問題,就會懷疑日本挑釁二戰勝敗定論,加上美國國力衰弱、國際影響力下降,美國政府和輿論也很警惕安倍的動機。
而安倍參拜引起日美關系公開裂痕以來4個月,可能才是日本主流社會首次認真思考靖國神社問題的時期。報道稱,現在因安倍與奧巴馬在參拜問題上隔閡白熱化,也許才首次給了日美認真思考二戰定論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