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是復活節,烏克蘭政府宣布在節日期間休戰,前總理季莫申科則呼吁舉行“全國對話”。但和解計劃并未讓東部局勢平靜下來,斯拉維揚斯克市20日凌晨發生槍戰,烏東部親俄武裝表示5人死亡,但烏克蘭內務部聲稱“一人死亡,3人受傷”。俄外交部對斯拉維揚斯克槍擊事件表示憤慨。
烏政府19日表示,復活節期間將暫停針對東部親俄武裝的反恐行動。烏外交部隨后提出一系列方案以緩和危機,宣布開始執行“四方會談協議”,停止在東部地區采取的武力行動,并研究對頓涅茨克放下武器的分裂分子實施特赦方案。但烏代外長杰希察表示,只有在抗議者完全放下武器才會結束在東部的行動。
俄《晨報》20日以“季莫申科建議舉行全國對話”為題報道稱,烏克蘭前總理季莫申科建議本周在頓涅茨克舉行有集會者、其他地區代表及所有黨團政治家參與的圓桌會議。“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臨時聯合政府主席普希林回應道,頓涅茨克聯邦制支持者同意參加季莫申科倡議的圓桌會議。
正當烏政府準備與東部進行對話之際,烏東部城市斯拉維揚斯克附近一個檢查站20日凌晨發生槍戰,造成在檢查站值勤的3名親俄武裝分子死亡。“民兵組織”隨后進行回擊,打死2名攻擊者。“俄羅斯24”電視臺20日援引“民兵組織”的話稱,當時有數輛汽車開往檢查站,然后從汽車上開始射擊。后來他們扣押了兩輛汽車,在車上找到烏克蘭極端組織“右區”的標志及大量武器,而這些武器并非是烏軍裝備的,甚至有美國產的夜視儀。烏內務部稱,“周日凌晨未在斯拉維揚斯科和頓涅茨克州采取武力行動”。攻擊事件發生后,斯拉維揚斯克推選出的“人民市長”波諾馬廖夫宣布,在全市實行宵禁,禁止無關人員出現在街頭。20日,波諾馬廖夫請求俄總統普京向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州派出維和部隊保護當地居民,以避免遭到烏克蘭國家“近衛軍”和“右區”的襲擊,“他們不與我們交談,直接殺死。”俄外交部對斯拉維揚斯克槍擊事件表示憤怒:“挑釁事件表明基輔當局無意制止民族主義分子和激進主義分子并解除他們的武裝。”
烏東部另一個城市克拉馬托爾斯克“民兵組織”則再度占領了該市電視臺,要求電視臺停止播放烏電視節目,開始播放俄羅斯電視節目。而斯拉維揚斯克則開始逮捕講烏克蘭語的嫌疑人,同時禁止支持基輔政權的3個政黨活動。
烏局勢持續惡化讓東歐國家惴惴不安。波蘭外長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強調,俄在克里米亞和烏東部所做的一切“正威脅東歐每一個國家”,呼吁美國“應該安撫中東歐盟國,為他們提供安全保護”。俄新網稱,美國計劃本周在波蘭和愛沙尼亞舉行為期兩周的小型地面部隊軍演。目前尚不清楚軍演后,美國和其他北約國家是否會加強在東歐的軍事部署。
但俄警告美國“別加碼”。據俄塔社20日報道,俄總統發言人表示,北約是軍事聯盟,如果烏克蘭加入北約,北約向俄羅斯邊界就更進一步,對俄構成嚴重威脅,俄將不得不采取措施。他還稱,烏東部的抗議活動并不是由俄羅斯操控,俄在烏克蘭境內沒有特工。而烏克蘭臨時總理亞采紐克借復活節祈禱“烏克蘭的復活”,同時指責俄總統普京“企圖恢復蘇聯的夢想”,“如果成功,將是本世紀最大的災難”,并稱“烏克蘭的敵人注定會失敗”。
“克里姆林宮有計劃A 、B、C和D,而西方在烏克蘭危機上沒有大的戰略”,德國新聞電視臺20日表示。文章稱,俄與北約的關系因為烏克蘭危機降到冰點。近年來,歐洲由于經濟危機,對東歐的興趣持續下降,影響力也下降。而美國則把大西洋戰略轉移到亞太戰略。 英國《衛報》稱,烏克蘭已淪為大國外交的犧牲品,聲稱“和烏克蘭內政無關”的美國和俄羅斯實際上肆意干預烏克蘭局勢,前者采取各種手段阻止烏克蘭接近俄羅斯,以防范“普京的帝國野心”,為此不惜把烏克蘭帶上一條混亂、危險的道路,讓烏克蘭和俄羅斯直接沖突。報道稱,烏克蘭國內既有大量親俄者也有大量反俄者,不論西方或俄羅斯,都勢必為整合烏克蘭付出昂貴代價。報道預言“烏克蘭局勢還會持續混亂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