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5月6日電 時隔一年之后,美國“好奇”號火星車再次對一塊火星巖實施鉆孔作業,以采集巖石內部樣本進行分析。這也是“好奇”號2012年登陸火星以來的第三次鉆孔探測。
美國航天局6日發布的消息稱,已經收到“好奇”號從火星發回的圖片,確認其當天早些時候在一塊名為“溫迦那”的巖石上的鉆孔作業已經完成。此次鉆出的孔洞直徑1.6厘米、深6.5厘米,在其旁邊還可見到上周鉆出的一個較淺的測試鉆孔。
美國航天局說,“好奇”號獲得的巖石粉末樣本將先進行過濾,然后再交由火星車內部實驗設備進行檢測,分析其礦物成分。
由于“好奇”號前兩次鉆孔對象均是泥巖,而此次是一塊砂巖,因此美航天局專家充滿期待。科研人員吉姆·貝爾說,從巖石表面殘余的鉆孔粉末可以看出,這塊巖石內部顏色較深,但不及前兩次鉆探的巖石內部那么紅,這說明可能會發現與此前所見不同的物質。
美國“好奇”號火星車于2012年8月在火星蓋爾隕坑中心山脈山腳處著陸,開始火星探索任務。2013年上半年,“好奇”號對著陸點附近一個叫做“黃刀灣”的溝槽進行了兩次鉆探分析,結果發現36億年前那里是一個湖泊,其環境曾適宜微生物生存。“好奇”號現在的落腳點被稱為“金伯利”區,位于前兩次作業地點東北方向約4公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