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赴菲律賓特派記者邱永崢為了抗衡中國“日益增強的南海影響力”,菲律賓政府不久前與美國簽署了新的軍事合作協議。這份協議的核心精神就是拉美國來對抗中國,借美軍之力保證菲律賓的“國家利益”。考慮到菲律賓這樣做要付出巨大的主權獨立代價,以阿基諾三世總統為首的菲律賓現任領導人一直對菲美新軍事合作的具體內容語焉不詳。
《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前往菲律賓采訪,從在馬尼拉的外交渠道和菲律賓智庫機構得知,阿基諾三世政府已經確定五大軍事基地全面向美軍開放,并且還考慮讓美軍登陸菲中爭議焦點的南沙島礁,從而將南海爭端進一步國際化,乃至把美國武裝力量扯進中菲爭端的旋渦。
不過,菲律賓大學政治學教授拓宋說,阿基諾三世可能因此“引火燒身”,因為這意味著菲律賓上世紀90年代“爭取國家主權完全獨立”和“擺脫美國殖民陰影”的努力化為泡影,可能引爆菲民間與知識界的反政府風潮。
對于菲美新簽署的軍事合作協議,菲律賓官方稱,這有助于提升菲律賓的國防能力,保護菲律賓在南海的油氣資源等“國家核心利益”,防范“中國入侵”。不過,此舉遭到菲一些有識之士的痛批。一名菲學者坦言:“這些做法完全是‘求殖民’的心態!可以想象,當一個國家以主權作為交換請求大國的軍事保護時,它還能剩下什么?菲律賓人民當年費盡心機和流血努力終于結束美國在我們這里的殖民統治,可現在居然有人把美國人求回來。”
菲律賓大學政治學教授拓宋將菲律賓政治家現在的心態歸于“被殖民情結”:“許多菲律賓政治家在美國受教育,說英語比本國語言更流利,他們的思想就是認同美國,所以并不以為現在這么做是恰恰有損國家利益與民族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