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電 最近韓國大型事故頻繁,新加坡《聯合早報》30日刊文指出,這暴露韓國政府對應措施不力,樸槿惠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沖擊,使老百姓對政府失去信心。
文章指出,樸槿惠為挽回民心,宣布徹底進行政府革新,但新提名的總理候選人宣布放棄提名資格后,這將使樸槿惠面臨重大的政治考驗。
韓國總理提名人安大熙被提名僅過六天后,突然宣布放棄提名人資格。樸槿惠為恢復“世越”號客輪慘案后失去的民眾對政府的信任,解決官場弊端,提名“清廉檢察官”出身的安大熙,但適得其反,韓國國政陷入從未有過的空白狀態。
據悉,安大熙卸任大法官后,開設法律事務所僅五個月期間,其財產增加16億韓元,從而被卷進“前官禮遇”的爭議。盡管他表示將這一筆收入還原社會,并對各種疑惑作出解釋,但爭議并未消停。韓國朝野和專家們認為,這歸根結底是青瓦臺人事驗證系統出現漏洞所致。
文章分析,這已經是樸槿惠政府上臺后,第二位總理候選人下臺,也是第九位高官落馬。尤其,樸槿惠政府的第一位總理候選人金容俊也因被卷進“前官禮遇”的爭議落馬。金容俊曾經在一家法律事務所工作時,七個月間賺取7億韓元(約86萬新元),遭到輿論的強烈批評,他被提名僅五天就宣布放棄總理資格。但這次總理候選人安大熙又同樣的理由落馬,讓輿論感到很無奈。
文章稱,樸槿惠曾被指憑經驗用人。樸槿惠自從執政初期以來,人事提名問題不斷引起輿論的爭議。各種重量級提名人在國會聽證時紛紛落馬或“自退”,包括一開始的總理、國防部長、科學部長、公正交易委員會委員長等人物。
而如此多的提名人“出師未捷身先死”,導致外界對樸槿惠“手冊人事”的批評,即樸槿惠不是大范圍選取人才使用,而是翻自己以前的手冊記錄,憑經驗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