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6月2日電 耗資64億美元的舊金山海灣大橋新橋段于去年竣工后陸續出現質量問題,其發言人日前對質疑做出回應,稱與來自中國的零件質量無關。
連接舊金山市與奧克蘭市的海灣大橋東段新橋,歷時11年半的施工,于2013年下半年正式開通,成為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自錨式懸索橋。今年以來,新橋段陸續被媒體披露出現螺栓破裂、橋面接縫裂痕、漏水等質量問題。由于新橋部分路段由中國的施工團隊建造及采用了大量中國制造的零部件,令主管機關和灣區民眾對大橋安全性產生質疑。
舊金山當地媒體近日援引海灣大橋發言人安德魯。高登的聲明,強調來自中國上海振華重工集團和中國的橋梁建材全部通過了相關資質檢測,否認海灣大橋出現的問題與中方有關。
海灣大橋東段新橋總共采用25萬噸鋼材,來自中國上海的振華重工提供了包括橋面鋼梁、橋塔鋼結構等4萬5000噸建材,占大橋鋼材總量的18%。另外,大橋主要的鋼纜亦由中國廠商制造,重5291噸。
2013年3月有32支安裝在施工橋面下的螺栓出現破損,險些拖延大橋竣工時間。2014年1月至2月間,竣工后的新大橋東段又陸續出現數百處裂縫、橋面漏水等問題。主管海灣大橋工程的灣區大都會交通委員會和加州交通廳曾一度質疑新大橋的安全性。
海灣大橋發言人安德魯。高登在聲明中表示,橋面出現裂縫的區域,并非上海振華重工施工團隊的工作范圍。大橋漏水問題也在第一時間被發現,并采取了補救措施。
高登表示,來自中國的鋼材都經過了嚴格的品質管理與檢查,均符合大橋的施工要求。任何品質問題都在建材離開中國前已經解決,海灣大橋出現問題的螺栓也并非由中方提供。
海灣大橋舊橋于1936年建成,每日有24萬車次通行,是全美最繁忙的橋梁之一。其東段重建工程于2002年開始,造價超過6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