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6月12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今后可能看到日本潛艇技術乃至日本打造的整艘艦艇出現在澳大利亞艦隊中了!”最近,法新社在報道中這樣判斷日本和澳大利亞的防衛合作動向。
昨天,在東京舉行的日澳2+2會議上,包括日本向澳大利亞轉讓蒼龍級潛艇技術在內,日澳雙方就簽署防衛裝備品共同開發協定達成實質性共識。
在轉讓“蒼龍”級潛艇技術的背后,人們注意到,日本和澳大利亞,這兩個相距遙遠的國家正在越走越近。更早的時候,澳大利亞方面就已經對日本的“蒼龍”級潛艇贊不絕口,稱其“世界最好”。
目前來看,雙方最終就此簽署合作協議只是時間問題,兩國也將彼此“綁”在一起很多年。
昨天傍晚,日本外務大臣岸田文雄與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澳大利亞外交部長畢曉普和國防部長約翰斯頓在東京舉行了第5次2+2會談,包括日本向澳大利亞轉讓蒼龍級潛艇技術在內,日澳雙方就簽署防衛裝備品共同開發協定達成實質性共識。
記者劉軍國介紹:據悉,雙方就簽署防衛裝備品共同開發協定達成實質性共識。日本防衛相小野寺五典在會談后的記者會上表示,澳大利亞方面所希望開展的包括潛艇在內的船舶流體力學領域的共同研究將從下年度開啟。此外,澳大利亞方面對安倍政權為解禁集體自衛權所作的努力以及制定“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等表示支持。
今年4月初,日本政府以“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取代了“武器出口三原則”,從根本上放寬了日本的武器出口限制。而在日本和澳大利亞達成共識之后,日本未來“蒼龍”級潛艇的腿無疑將變得更長,從太平洋到印度洋,日本的國際生存空間與戰略空間將得到極大提升。
國防大學教授李莉:他可以直接開到澳大利亞,在那個地方接受補給,然后潛出印度洋,那么整個它的國際生存空間,它的整個戰略空間就大大延伸了,這個軍事戰略已經絕不僅僅是日本本島周邊原來的什么東邊和南邊這一千海里的警戒線,完全可以把觸角伸的非常遠。
突破武器出口限制、拓展國際生存空間,這被認為是日本拉攏澳大利亞的企圖之一;其二,軍事專家梁芳認為,打通國際市場、釋放軍工產能也是日本的重要的考量。
梁芳:像日本的國防費用不得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1%,也就是說它整個國家的內需非常小,所以說他現在如果突破了武器出口三原則就等于打開了他的一個很大的市場,原來因此受限,且軍工企業將會釋放出來本來就有這種生產進攻性武器的能量,那么同時他研發進攻性武器的能力將會大幅提升。
日本和澳大利亞的關系一直以來愛恨交纏。一方面,兩國因捕鯨與反捕鯨在國際法庭對簿公堂,另一方面,兩國都與美國建立了軍事同盟關系,防務合作當中都能找到美國的影子。軍事專家宋曉軍認為,從澳大利亞的角度來看,日本本次的防衛合作就是澳大利亞送給美國的禮物。
宋曉軍:如果說從澳大利亞的作戰需求來說,選擇德國的212潛艇是最好的,但是,他有一個美日合作把澳大利亞必須拉上的這樣一種情況,那么澳大利亞被迫只能選擇。
宋曉軍認為,澳大利亞與日本綁在一起,是下了30年的賭注。
宋曉軍:這個安全形勢的影響我覺得它最大的影響在于按澳大利亞的一位大學教授說的,下了30年的賭注,他的賭注會進一步鼓勵安倍政府向軍國主義道路上向前繼續鋌而走險,而且給地區安全形勢會帶來非常大的不確定性。
此外,分析也認為,日澳軍事合作,制衡中國之意也相當明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天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亞太各國合作不應該損害第三方利益。
華春瑩:我們的主張就是,我們希望亞太地區的各個國家都能夠發展友好、合作,而且是發展一種不損害第三方利益的關系,以便大家都能夠共同的致力于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