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政府計劃用8.3億美元資金開發與中國有領土爭議的地區的基礎設施,主要是東北部的所謂“阿魯納恰爾邦”(即我藏南地區)。當地輿論認為,此舉旨在鼓勵那些地區的邊民在與中國實際控制線接近的地區定居。
《印度快報》、《先驅報》等英文媒體最近報道說,印度人民黨政府上臺后,比較傾向在與中國有爭議的邊界地區加快基礎設施開發,這些地區包括東北部9萬平方公里的有爭議地區,也包括西部克什米爾的拉達克地區。
當地媒體說,這些地區的基礎設施十分落后,與中國一側的情況差別很大。過去國大黨政府不鼓勵邊民到靠近有爭議地區的地點定居,現在莫迪政府更加傾向于在邊境有爭議地區讓邊民定居。印度政府有專門資金可用于開發這些地區的公路等基礎設施。同時,印度政府將在這些地區增派警察部隊。
有分析認為, 莫迪政府此舉目的是想在與中國的邊界談判中贏得討價還價的資本,因為印方在談判中歷來堅持說任何領土主權的轉讓都不應發生在有人口定居的地區。但是印度是否能較快改變這些邊境地區的人口居住及基礎設施情況還不得而知,因為這些地區屬于山區,社會經濟條件差,人口也較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