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周二,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了簡短但涉及范圍較廣的外交政策演講,承諾將對東烏克蘭的分離分子發揮俄羅斯的影響力,同時也向國內民眾保證將處理好一切馬來西亞客機墜毀事故帶來的不良影響。
在13分鐘的演講中,普京說“此時此刻,對于我們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而言,尚沒有直接的軍事威脅。”但他第一次向安全部門提出要求要控制東烏克蘭的分裂分子,這些人被西方國家看作是擊落MH17客機的兇手。普京譴責烏克蘭在馬來西亞官員抵達事故現場搜集波音777“黑匣子”的同時,還派出坦克在頓涅茨克發動襲擊,認為十分有必要提醒烏克蘭當局遵守基本的道德規范,至少應該為了維持調查暫時停火。但不是所有人都同意普京試圖解決沖突的觀點,烏克蘭即在當天就再次譴責俄羅斯在邊境集結軍隊并武裝分裂分子。
俄羅斯民間對于總統的演講早已是議論紛紛。原因在于此次普京和其國防、安全部門主管的會議不僅一反常態的提前24小時進行宣傳,還曾流出謠言說普京將派遣一支維和部隊進入烏克蘭。而分析專家認為,通過重復外交政策立場、強調俄羅斯將配合調查等,普京事實上想要解除幾個月來烏克蘭對俄羅斯造成的巨大壓力,使雙方之間的沖突降溫。《外交事務》雜志編輯Fyodor Lukyanov稱:“目前的情況很特別,俄羅斯的壓力非常大。因為很多人情緒激動,認為烏克蘭戰爭是反抗俄羅斯戰爭的前奏,是俄羅斯政權更迭的預演。因此普京的演講是安撫國內情緒的一個標志。”
普京也面臨著來自民族主義者的批評。這些人認為普京拋棄了在烏克蘭的俄羅斯民眾,對“總統不會在危難時刻背叛國家利益”這種說法越來越失去了信任。與此同時,俄羅斯民眾對于與鄰居不斷升級的矛盾沖突感到深深焦慮,并對雙方都表示了譴責。
普京稱俄羅斯依然是堅強的,因為在國際大聯盟中它還保持著獨立的立場。但面對西方國家領導人的控訴,這種回應顯得俄羅斯更加孤立。普京還表示對于“最后通牒”此種言論已經感到厭倦并發出警告稱,俄羅斯已經做好面對北約在烏克蘭制造的各種威脅。
對于國際上的人權評論,普京稱俄羅斯并沒有打擊公民權利,但是對于非政府組織等將繼續進行削弱。俄羅斯司法部在周一也的確在“外國特工”的名單上再次增加了5個非政府組織。自從兩年前普京重回總統之位,俄羅斯就對網絡博客、同性戀、公眾游行、政黨團體以及其他公民社會的各個方面進行了法律調整。周二,克里姆林宮宣布總統普京簽署法令,將對重復組織未獲批游行的人員進行強制監禁,最高可達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