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媒體新聞網站Slate日前刊文稱,中國近年來在氣體排放方面所做的努力,表示希望美國作為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國家,不要再將中國及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做擋箭牌。
“只要那些大的發展中國家,比如俄羅斯、中國、印度和巴西依然每年增加他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那么我們美國就不用再做什么了”,堪薩斯州參議員派特·羅伯茨(Pat Roberts)在6月的一次會議上表示,他此舉與很多白宮內部人士的看法似乎有些一致:如果世界上的那些大國依然在不斷地排放二氧化碳,那么美國就沒必要為了減少氣體排放而做出不利于工業發展的舉措。
Slate的文章稱,然而中國近期的一系列舉措卻似乎對美國的這些政客的看法提出了抗辯。
文章表示,中國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席何建坤在6月3日公布了中國在未來五年的計劃,表示將首次對二氧化碳排放量設限。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政策變化。
文章援引Vox記者布拉德·普魯默(Brad Plumer)的話稱,中國的這項聲明絕不是流于表面的。
文章表示,在過去美國政府所宣揚的中國政府形象一直以來都是對氣體排放并不在意的。然而事實上,中國在綠色能源投資方面一直都領先世界,只不過這些大多用在出口制造業,而非為自己國內所用。中國如今也開始采取措施,減少煤炭的使用量。
此外,中國在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方面一直都比美國低,在溫室效應還未出現前,美國以及歐洲就在走向繁榮的過程中遺留下了很多大氣污染問題。那么為何中國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就要為這個很大部分由西方國家產生的問題背負責任呢?
作者提出,至少現在,與此相關兩大國家——中國以及印度都已經開始積極采取措施。印度作為世界第三大氣體排放國曾經對于限制排放心存抵觸,但隨著新總理莫迪的上臺,印度在氣候變化和清潔能源方面的問題似乎也有了希望,因為莫迪曾經還著作過一本氣候方面的書籍,當然他是否真的會將計劃投入實施又是另一個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