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落網
今年5月,丑聞“主角”、女富商珍妮特·利姆·納波萊斯向菲司法部提交書面證詞,指證12名現任參議員、8名前參議員和100名現任及前任眾議員涉案。
由于缺乏監管,“政治撥款”的使用常存在貪腐行為,引發民眾不滿。盡管如此,由于證據不足,再加上官官相護,“政治分肥”丑聞始終未得到廣泛關注,直到納波萊斯“中間商”的角色被拆穿。
這樁丑聞的爆料人是納波萊斯的堂弟兼前助手賓虛。由于“生意紛爭”,賓虛曾遭納波萊斯非法拘禁4個月,后由警方解救。這樁從2003年持續至2013年的“政治分肥”丑聞這才得以公諸于世。
納波萊斯一開始否認自己的不法行徑,但后來配合檢方調查,坦白自己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與議員串通,通過成立空頭公司的辦法,讓議員用議員資金給這些公司撥款,再將高達撥款四至六成的回扣返還給議員。
按賓虛的說法,納波萊斯本人從議員撥款中撈取大筆錢財,2011年幾乎每周入賬3萬至10萬美元,而她用這筆錢在美國購買了多處房產。
去年11月,就在納波萊斯接受調查時,她的女兒珍妮居然在網上炫富,上傳自己在錢堆里“沐浴”的照片,引發網友圍觀,將納波萊斯再次推上風口浪尖。
制度腐敗
“政治分肥”丑聞去年8月曝光,涉案金額達百億菲律賓比索,如同給菲律賓政壇投下一枚重磅炸彈。西方媒體評述,這是菲律賓制度腐敗的一個例證。
長達一年時間內,菲律賓反貪調查委員會不斷搜集指控涉案議員的證據。
今年5月26日,作為污點證人的納波萊斯向菲律賓司法部提交書面證詞,指證半數參議員涉案,將這一案件送上另一“高潮”。
按她的說法,包括12名現任參議員、8名前參議員和100名現任及前任眾議員涉及此案。
菲律賓參議院共設24個議席,如今已有半數參議員卷入“政治分肥”丑聞。
5月28日,納波萊斯的前助手賓虛曝光一份光盤。光盤內包含了可以證明議員侵吞國家撥款的大量信息。
“打虎”行動
6月6日,反貪調查委員會正式向菲律賓反貪法庭提交針對3名參議員的貪污指控。
當月20日晚,“重磅級”參議員拉蒙·雷維利亞遭拘押。他涉嫌在2007年至2010年間中飽私囊超過2.24億比索(約合511萬美元)。
雷維利亞是上百名涉案議員及政府官員中遭警方羈押的第一人。他當天在家人陪同下到反貪法庭投案,隨后被送至國家警察部隊總部,在完成登記、體檢等程序后被拘押在國家警察部隊拘留中心。
雷維利亞2004年首次當選參議員,后獲連任。2010年議會選舉中,他獲得的支持率領先其他競爭者。卷入“政治分肥”丑聞前,他一度被反對黨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黨視為代表這一黨派參加2016年總統選舉的人選。
6月22日,警方拘留前總統約瑟夫·埃斯特拉達之子、51歲的參議員興戈伊·埃斯特拉達。按檢方說法,興戈伊涉嫌于2004年至2012年侵吞1.83億比索(約合402.6萬美元)政治撥款。
他被控一項侵吞國家資金罪,最高將面臨終身監禁。此外,他還涉嫌11項貪污罪名。
只是,興戈伊主動投案并稱自己連“一分錢公款都未曾動過”,并指責總統阿基諾三世利用反腐手段打擊政敵。
7月4日,現年90歲的參議員、前國防部長胡安·龐塞·恩里萊自首,他涉嫌于2006年至2010年侵吞議員資金1.72億比索(約合395萬美元)。
現階段,上述3名議員均堅稱清白,并指自己是“政治斗爭的受害者”。
但菲律賓司法部長萊拉·德利馬告訴法新社記者:“我們完成了一些人認為不可能的任務,那就是起訴這三名‘碰不得’的大人物。我們相信,有足夠證據可以為他們定罪,我們將繼續強化證據。”
她說,檢方掌握證據包括爆料人的證詞以及可以證明公款遭私吞的政府部門文件。
菲總統新聞辦公室秘書埃米尼奧·科洛馬強調,針對雷維利亞及其他涉案者發布逮捕令是“司法程序向前推進的重要一步”,并重申所有涉案被告都會受到“公平、公正”的審判。
頑疾難除
“政治分肥”丑聞曝光后,總統阿基諾三世下令取消“優先發展援助資金”,但這未能阻止這樁驚天腐敗丑聞進一步發酵。
據納波萊斯指證,兩名現任內閣成員也卷入丑聞。盡管涉事的預算和管理部長弗洛倫西奧·阿瓦德及農業部長普羅塞索·阿爾卡拉均否認侵吞撥款,但無疑給阿基諾政府的反腐行動蒙上一層陰影。
阿基諾的發言人埃德溫·拉謝爾達6月29日告訴媒體記者,檢方正在調查這兩名部長。阿爾卡拉和阿瓦德出任政府部長前曾是議員。
阿基諾2010年上臺之初承諾鏟除腐敗。他在近期講話中承認,每年政府因腐敗而損失2000億比索(約合45.8億美元),相當于國家經濟產值的1.8%。
分析人士指出,官員腐敗正在侵蝕菲律賓國家財政資金并加劇貧窮狀況。
群眾呼聲
“政治分肥”丑聞從曝光到現在已經過去將近一年,卻仍處于審理初期,只有3名參議員被正式起訴,不免引發民眾質疑。
6月12日是菲律賓獨立日。當天,一些民眾在首都馬尼拉等地舉行集會,抗議當局對案件調查進展緩慢,總統阿基諾一時間成為眾矢之的。
當天,馬尼拉下起小雨,但并沒有阻止示威者的抗議決心。示威者貝薩告訴媒體記者,這次活動旨在提高人們對貪腐嚴重性的認識,并彰顯群眾對系統腐敗的厭惡。
“大多數人更愿呆在家里,而非走出家門表明立場。我猜想,他們只是認為這樣做不會產生什么效果,而這種想法的確令人傷心……我想告訴大家,即便只有一兩個人參與示威,我們的聲音也會被聽到。”她說。
示威者當天提出兩點要求,包括廢除所有形式的“政治分肥”撥款以及懲處所有貪官,無論他們是不是政府盟友。
貝薩說,一些示威者擔心阿基諾懲處貪官“有所保留”,尤其當有政治盟友牽扯進來時。
示威者梅·潘納認為,只有當所有菲律賓人齊心,才能肅清像“政治分肥” 這類的制度腐敗。
“大家都知道,腐敗是敵人,但我們必須走出自身‘舒適區’,否則無法擊敗它。敵人樂意看到我們有分歧。”
6月底,菲律賓參議院議長富蘭克林·德里隆敦促政府預算部長阿瓦德,2015年財政年度預算案中不應再出現“政治分肥”形式的款項。
他說,參議院將嚴格確保“政治分肥”不會在今后的預算案中“復活”, “任何形式的‘優先發展援助資金’都不會出現”。
德里隆同時呼吁廣大群眾發揮監督作用,不讓“政治分肥”卷土重來,“廣大群眾,尤其是年輕人,都應該參與審視由議員制定的議案,尤其是國家財政預算案”。
陜煤集團榆林化學二期項目取
國家電投集團印發水、火、風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