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電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德國、俄羅斯、烏克蘭和法國四國外長當地時間17日在柏林市郊一處別墅舉行會談,再度嘗試通過外交途徑化解烏克蘭沖突。然而周末發生的激戰以及俄烏邊境緊張局勢升級導致停戰希望渺茫。
報道稱,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此前稱,這次會面是停火談判的序曲。這次外長會面正值烏克蘭稱在打擊民間武裝的行動中取得勝利之際,這表明烏克蘭政府可能繼續保持攻勢。
施泰因邁爾在會議開始時稱,17日傳來的消息說明局勢會進一步惡化,如果不密切關注局勢發展,那么烏俄兩國軍隊將一步步走向直接對抗。
俄羅斯政府稱,在俄羅斯西南部,近300輛裝載著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的俄羅斯卡車中有16輛在烏克蘭邊境緩慢前進,準備接受烏克蘭官員的檢查。由于擔心這些客車裝載了武器,運輸工作被迫延遲,與此同時烏克蘭民間武裝控制的地區則在遭受物資匱乏和基礎設施受損等越來越多的問題。民間武裝控制的城市頓涅茨克17日敦促居民儲存水備用。
在民間武裝據點盧甘斯克,民間武裝打下了一架烏克蘭戰斗機,而政府軍方面則宣布已經取得重大進展。
烏克蘭國防部發言人李森科稱,經過一場激戰后,在距離盧甘斯克市中心東北方向數英里遠的Zhovtneviy地區,烏克蘭的國旗已經插上了警察總部。他稱,政府軍還將民間武裝趕出了日丹尼夫卡,這是一個位于民間府武裝另外一個主要據點頓涅茨克東北方向32公里的城鎮。
報道稱,烏克蘭政府軍針對反政府武裝取得的勝利意味著烏克蘭在任何停火協議談判中將采取強硬態度,同時會加強力量擊潰分裂分子,并迫使俄羅斯停止為反政府武裝提供武器。
華盛頓的智囊機構大西洋理事會資深研究員卡拉特尼茨基稱,烏克蘭已經取得了很多勝利,他們的動機是盡可能多地保留這些勝利成果。他稱,停火協議對烏克蘭不可行。他指出停火協議會給民間武裝留出休整時間,而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也面臨國內要求平亂的壓力。
在今年夏天波羅申科宣布單方面停火后,基輔的官員宣稱,民間武裝繼續與向政府軍開火,同時得到了增援并鞏固了占領地。
施泰因邁爾表示,此次會談的目的是試圖朝著達成停火協議邁進。德國支持由俄羅斯、烏克蘭和國際代表組成的“聯系小組”,該小組可以作為與民間武裝談判的工具。
但基輔對談判持懷疑態度,將民間武裝稱之為“恐怖分子”。與此同時,西方官員認為,雖然俄羅斯聲稱希望幫助化解沖突,但一直在為民間武裝提供武器和培訓方面的幫助。施泰因邁爾也承認,之前圍繞斡旋解決方案的協議并未得到實施,各方離達成一項明確的解決方案依然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