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電 據外媒報道,近日,科學家描繪了最新的埃博拉疫情爆發高風險區地圖,稱攜帶埃博拉病毒的動物可能居住的地區比此前擔憂的更廣闊,特別是西非地區。
研究人員稱,更好地了解人們如何接觸攜帶埃博拉病毒的動物,比如通過打獵或食用森林動物的肉,以及如何避免它們攜帶埃博拉病毒,對預防未來的疫情爆發至關重要。
報道稱,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死亡率高達90%。埃博拉病毒被認為由蝙蝠和其他野生動物攜帶,通過血液、肉或其他被感染的液體進入人體。
死于埃博拉疫情的患者已接近2100人。8日公布的新地圖顯示,中非和西非很多地方易存在埃博拉病毒。
報道指出,牛津大學研究員尼克·戈爾丁是國際制圖團隊的成員,他表示存在風險的地區比之前擔憂的多得多。
“目前為止尚未有大量研究,但一份報告中所提到的有風險地區要小得多,”他在接受電話采訪時稱。“該報告并未預測到這一波疫情最初開始的幾內亞地區。”
牛津大學、南安普頓大學、多倫多大學和波士頓兒童醫院全球疾病警報地圖科學家們的共同研究成果發布在《eLife》雜志上。該研究并未試圖繪制潛在的病毒人傳人地圖,只聚焦于動物傳染人類的風險地區。
該研究使用了目前的疫情數據,以及之前未繪制的蝙蝠、靈長類動物和其他動物感染的數據。
西非的埃博拉疫情范圍極廣、持續時間長且高致命,科學家們稱這幾乎完全是由人傳人造成的,并稱埃博拉疫情的暴發仍屬于不尋常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