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奧地利維也納,出席伊核談判的各方代表(左起:美國國務卿克里、英國外交大臣哈蒙德、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伊朗外長扎里夫、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法國外長法比尤斯、歐盟外交事務高級代表阿什頓以及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拍攝集體照。
在維也納參加伊朗核問題談判的消息人士24日說,相關各方決定將伊朗核問題達成全面協議的最后期限延至2015年7月1日。
這名消息人士在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外長協調會后向媒體表示,各方爭取在明年3月底之前達成框架協議,之后商談具體技術細節。
實際上,23日,美國政府一名高級官員就透露,伊朗與伊朗核問題六國的全面協議談判可能延期。
“確保談判不會破裂”
據報道,23日,一名不愿公開姓名的美國官員說,隨著談判期限24日午夜的臨近,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在與伊朗外長穆罕默德·賈瓦德·扎里夫最近一次的會面中向后者提議,雙方開始討論期限過后的對話。
這名官員說,“距最后期限僅剩24個多小時,我們討論一系列選項,這很自然……延期是選項之一”。他沒有提供更多細節。
法新社報道,為打破談判僵局,克里自20日以來已與扎里夫至少會面6次。
或許是預示談判延期,德國外長弗蘭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告訴德國電視臺記者:“如果(談判最終)達不成什么結論,我們將不得不尋求一些可能,以確保這里的事情不會破裂,(談判)進程能繼續。”
不過,英國外交大臣菲利普·哈蒙德說,與伊朗的談判仍在繼續,各方仍在努力彌合分歧,爭取24日晨將再次“強力推動”,以期達成協議。
“當然,如果無法實現,我們將考慮下一步該怎么做,”他說。
23日早些時候,一名伊朗核問題談判代表說,考慮到時間有限,且大量細節尚未敲定,“不可能”在最后期限前達成全面協議,伊方愿意延期。
核心議題分歧嚴重
伊朗與伊朗核問題六國去年11月在瑞士日內瓦達成階段性協議,伊朗暫停部分敏感的核項目以換取西方國家減輕制裁,同時各方尋求通過談判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由于各方分歧嚴重,最初商定的談判截止日期已延期一次,從7月20日推遲至11月24日。
按照談判雙方外交人士的說法,盡管取得一些進展,但雙方在兩個核心議題上依然分歧嚴重,即伊朗鈾濃縮的規模和能力以及對伊制裁。
伊朗堅持核計劃出于和平目的,有權和平利用核能。西方國家則擔心伊朗旨在發展核武器。因此,鈾濃縮的規模和能力成為爭執焦點。
另一方面,伊朗希望西方國家取消因核計劃而對伊朗實施的制裁。然而,西方則想要觀察一段時期、確保伊朗遵守達成的任何協議,再取消制裁。
英國外交大臣哈蒙德說:“我們仍有一段很長的分歧的路要走,有一些棘手的、復雜的問題要解決。”
美國廣播公司23日播出對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的采訪。奧巴馬說,美方目標是確保伊朗無法獲得核武器,同時“隨著伊朗做該做的事,一步步地取消制裁”。
“我覺得,伊朗很想看到立即結束制裁,而它仍留有某些(獲得核武的)渠道,”奧巴馬說,“我們不會那么做。”
伊朗稱有“B計劃”
西方媒體評述,面對各種可能,伊朗似乎也做好了談判完全破裂的準備,打算向東和向北尋求外交和經濟支持。
“我們當然有B計劃,”一名不愿公開姓名的伊朗高級官員告訴路透社記者。他拒絕透露更多細節,僅說“如果核談判失敗,我們將加強與朋友之間的合作,向他們提供更多機會進入伊朗潛力巨大的市場”。
不過,一些分析師并不看好這一“后手”。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國際危機研究組織伊朗資深分析師阿里·瓦埃茲說:“一些伊朗領導人認為,談判一旦失敗,他們能依靠鄰國或大國緩和制裁,但這一策略的成功性遠遠無法確定。”
另有分析師認為,談判延期同樣存在風險,包括伊朗可能實行“緩兵計”或西方國家對伊朗追加新的制裁而惹惱伊朗。
美國軍備控制協會分析師凱爾茜·達文波特告訴法新社記者,任何延期“必須是非常短期的,因為有太多持強硬派立場的人,尤其是在美國國內和伊朗國內,一些人想要破壞這一(最終的全面)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