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政府軍和東部民間武裝2月1日在多地爆發激烈沖突。政府軍方面說,過去24小時有至少13名士兵死亡。前一天,烏克蘭沖突雙方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的談判以失敗告終。美國政府官員披露,總統貝拉克·奧巴馬正考慮是否向烏方提供“防御性”武器。
沖突加劇
烏克蘭政府軍說,政府軍與民間武裝爆發廣泛沖突。烏軍方發言人弗拉基米爾·波利奧維1日在記者會上說,“前線每個地方的戰斗都在繼續”,尤其是政府軍掌控的杰巴利采沃鎮附近。法新社報道,杰巴利采沃被視作戰略重鎮,是連接民間武裝所控制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的交通樞紐。按照民間武裝的說法,他們正在包圍當地的政府軍。
波利奧維說,圍繞這一城鎮“戰斗不斷”。他否認大約8000名政府軍被包圍的說法,“不存在被包圍以及主要通信線路被切斷的問題……情況處于控制中”。
據一些逃離杰巴利采沃鎮的居民說,這一城鎮幾天來已經斷水斷電。
根據烏克蘭政府軍提供的數字,過去24小時,至少13名士兵死亡,20人受傷。過去兩天內,已有至少28名士兵喪生。
烏克蘭內政部則說,杰巴利采沃鎮1日有7名平民死于炮擊。民間武裝方面暫時沒有作回應。
談判失敗
2014年9月,烏克蘭沖突雙方達成停火協議并簽署相關備忘錄。但由于雙方缺乏互信,停火協議和備忘錄均未得到有效落實。
今年1月16日以來,烏克蘭雙方沖突驟然加劇,局勢急劇惡化。同月31日,雙方在明斯克舉行談判,卻沒有達成任何新的停火協議。烏克蘭政府和民間武裝相互指責對方破壞談判。
政府方面認為,談判破裂的原因包括,民間武裝與會代表并非是去年簽署停火協議的領導人扎哈爾琴科和普洛特尼茨,而且拒絕討論立即停火和撤走重型武器等措施。
民間武裝同樣對政府派出的談判代表不滿,并要求政府必須單方面停火。
烏克蘭政府拒絕民間武裝的要求,稱后者的立場無助于今后的談判。烏克蘭總統府官員瓦列里·恰雷在社交網站“臉書”上說:“不幸的是,和談進程現受到威脅。”
美擬向烏提供導彈
美國政府官員披露,美國不向烏克蘭提供殺傷性軍事裝備的立場可能轉變,總統貝拉克·奧巴馬和其他高級官員正考慮是否向烏方提供“防御性”武器。
升級軍援
烏克蘭政府軍與民間武裝在東部爆發武裝沖突后,美國向烏政府方面提供“非致命性”軍事裝備,包括防彈衣、醫療用品和炮位定位雷達。
然而,《紐約時報》2月1日援引多名美國政府官員的話報道,鑒于烏東部局勢惡化,美國政府正在考慮是否升級軍事援助。報道說,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最高軍事長官、美軍上將菲利普·布里德洛夫支持向烏政府提供“防御性武器”;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丁·登普西不反對討論這一議題。另外,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蘇珊·賴斯也打算支持這樣做。不過,總統奧巴馬尚未拿定主意。
提供導彈?
美國3家主要智庫機構定于2日正式聯合發布一份報告,呼吁美國政府今后3年向烏克蘭提供總價值30億美元的“非致命性和防御性致命武器”,包括反坦克導彈和無人駕駛偵察機。
這份報告由供職于大西洋委員會、布魯金斯學會和芝加哥全球事務學會的8名美國前高官撰寫。他們稱,美國和歐洲聯盟對俄羅斯實行的制裁“未能阻止”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因而有必要向烏方提供武器裝備“以供自衛”。
烏克蘭、美國及北約認定俄羅斯向烏民間武裝提供武器裝備甚至直接派兵。俄方堅決否認這種說法,把烏東部局勢動蕩歸因于烏政府發動軍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