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月16日起,烏東部武裝沖突驟然加劇,局勢急劇惡化。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到訪的德國總理默克爾9日在白宮舉行會談后表示,他尚未決定是否向烏克蘭政府提供致命武器援助。
居民區遭襲6平民亡
10日,烏克蘭政府軍開始向東部海濱城市馬里烏波爾的民間武裝發動攻勢。按德國媒體的說法,這是自去年9月宣布停火以來,烏政府軍首次宣布向東部民間武裝發起進攻。
烏東部頓涅茨克州的交火也在持續。烏總統波羅申科說,政府軍位于東部前線的軍事指揮部和一處鄰近的居民區10日遭火箭彈襲擊。“25分鐘前,我們反恐行動的主要指揮部遭受火箭彈襲擊。隨后,克拉馬托爾斯克地區一處居民區同樣遇襲,”波羅申科在議會會議上說,“有士兵和大量平民受傷的消息。”法新社援引當地政府官員的話報道,至少6名平民在襲擊中喪生,另有21人受傷。
軍事手段難平息沖突
9日,奧巴馬和默克爾在白宮舉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均強調,軍事手段難以平息烏克蘭東部流血沖突。
奧巴馬稱,俄羅斯和烏克蘭東部民間武裝“明顯違反了他們在明斯克協議中所作出的承諾”,他和默克爾一致認為,在21世紀不能允許歐洲邊界在槍桿下被“重新劃定”,他們討論了如何更好地幫助烏克蘭政府開展防御問題。奧巴馬已要求自己的團隊審視所有選項,而向烏克蘭提供致命防御性武器是選項之一。但他尚未作出決定,他將繼續就此問題與其他盟國開展磋商。
默克爾表示,盡管遭遇了許多挫折,但德國和盟國將繼續尋求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烏克蘭危機。默克爾7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明確表示:“(烏和平)進程不能通過輸送更多武器實現。”
波蘭拒絕提供武器
波蘭副總理兼國防部長托馬什·謝莫尼亞克10日表示,波蘭沒有計劃向烏克蘭提供重型武器。
謝莫尼亞克在接受波蘭媒體采訪時說,“談判比大炮更好”,波蘭始終支持旨在解決烏克蘭危機的明斯克協議,波蘭過去、現在均無計劃向烏克蘭提供導彈、坦克或其他重型武器。謝莫尼亞克強調,波蘭需對烏克蘭當前局勢進行分析,考慮以何種方式來支持烏克蘭。
謝莫尼亞克還說,波蘭總理科帕奇 今年1月訪問基輔時曾提出一系列幫助烏克蘭的計劃。他透露,波蘭只向烏克蘭軍隊提供過軍裝、毛毯和食品等援助物資。 據新華社
■ 反應
俄稱不會“以牙還牙”
俄羅斯安全會議秘書尼古拉·帕特魯舍夫10日談及美國考慮向烏克蘭政府軍提供武器一事時說,如果美方決定這么做,俄方“最有可能”以外交方式加以回應。
塔斯社援引帕特魯舍夫的話報道,如果美國向烏政府軍供應武器,烏國內局勢將進一步升級。被問及如果美方的武器援助成行,俄方會采取什么樣的報復性舉措時,帕特魯舍夫排除了軍事行動的可能性。“不,我認為我們會以外交方式加以回應,”他說。
10日是俄羅斯“外交工作者日”。俄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在賀信中說,雖然面臨來自外部的壓力,俄羅斯仍將繼續奉行獨立的外交政策。普京說,俄外交部、駐外使領館以及其他海外代表機構的有效工作至關重要。“無論承受多大壓力,它是俄羅斯聯邦繼續奉行獨立外交政策、支持我們民眾基本價值觀的一個保障,這也符合(維護)全球安全和穩定(的要求)。”
■ 背景
俄反西方情緒創歷史新高
俄羅斯獨立民意研究機構列瓦達中心9日發布最新民調結果顯示,俄羅斯國內反西方情緒達到蘇聯解體后的歷史新高,大多數受訪民眾對美國和歐盟持負面態度。
根據民調結果,雖然在普京時代,俄羅斯與美國的關系從來沒有特別回暖,但自從烏克蘭危機去年爆發后,兩國關系開始破裂。列瓦達中心主任列夫·古德科夫說:“自從我們開始監控以來,我們從來沒有見過像這樣針對西方的好斗和強烈情緒。”
民調顯示,高達81%的受訪者對美國持負面態度,這一比例遠遠高于2014年1月的44%。另外,42%的受訪者認為俄美處在“敵對”狀態,而2014年1月這一比例只有4%。
根據這項民調,俄羅斯和歐盟向來友好的關系也受到沖擊,71%的受訪者對歐盟持負面態度,比2014年1月的民調增加1倍多。21%的受訪者認為,可以用“敵對”一詞形容俄歐關系,41%的受訪者則認為俄歐關系緊張,這兩個比例都比之前略有增加。
【數字】
根據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辦公室公布的數字,從2015年1月31日至2月5日,烏克蘭東部地區有至少263名平民死亡。自2014年烏克蘭沖突開始以來,烏克蘭平民死亡人數已經達到5500人,其中包括59名兒童。此外,沖突還造成包括153名兒童在內的12900人受傷。
俄羅斯聯邦移民局方面稱,截至2015年2月的第一周,俄羅斯境內有250萬烏克蘭公民,其中約119.3萬人為達到服兵役年齡的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