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7日,《福布斯》中文版聯合互聯網金融千人會發布了“中國互聯網金融50”的榜單,其中P2P獨占10家。
這次榜單里的50家企業分別涉及到互聯網銀行、票據、保險、證券、理財、基金、分期、第三方支付、P2P、P2B、P2L、眾籌、大數據金融等一共16種互聯網金融。其中互聯網理財占了11家,P2P占了10家,剩下的29個名額由14種互聯網金融企業瓜分。
自從2013年余額寶的誕生掀起全民理財的熱情之后,各種互聯網理財產品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其中的P2P更是廣受關注和非議的一種。在去年年關,由于詐騙、跑路、提現難等問題的井噴式爆發,更是讓P2P走向了風口浪尖。
但盡管如此,P2P的平臺數量依舊暴漲。有數據顯示,P2P平臺依舊逼近2000家,規模過千億,已經領跑于互聯網金融行業。不止P2P平臺本身數量的激增,銀行、股市、眾籌、第三方支付也開始聯合P2P進行跨界合作,而不斷增長的投資人數量和投資額更是展現了大眾對P2P這種理財模式的接受度。
不少人還在對P2P抱有懷疑和觀望的態度,這是每一個新行業興起的時候都會經歷的時期。好在P2P在經歷了寒潮和蟄伏后,終于迎來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不止有李克強總理表態支持,日前報道稱有關互聯網金融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也將于7月底落地。
當然,監(jian)管(guan)政策出臺后(hou),將大大降低互聯網金融的政策風(feng)險,進一步(bu)刺激資本涌入,導致市場(chang)競爭加(jia)劇,加(jia)快行業走向集中化,屆時免不了(le)有一場(chang)腥風(feng)血(xue)雨。P2P會在其中如何表現,讓我們(men)拭(shi)目以待。
陜煤集團榆林化學二期項目取
國家電投集團印發水、火、風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