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財政部副部長阿列克謝•莫伊謝耶夫(Alexei Moiseev)表示,西方的制裁正在推動俄羅斯探索與中國發展更深層次的金融聯系。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4月18日報道,莫伊謝耶夫在訪問北京期間表示,俄羅斯預計今年將簽署協議,把中國的全國電子支付網絡與俄羅斯即將啟用的信用卡系統對接,作為減少對西方依賴的措施之一。
此舉只是莫斯科和北京正在討論的推動中俄金融市場一體化的一系列新措施之一。莫伊謝耶夫坦承,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使這些措施變得更加迫切。
“動力已顯著加大,”莫伊謝耶夫表示,“我們在發展雙邊金融聯系方面受到外部事件的驅動。”
但這位副財長拒絕評論俄羅斯是否像一些銀行家所說的那樣,正在商談發行以人民幣計值的主權債務。
莫伊謝耶夫稱,與銀聯(UnionPay)——其官網稱該系統在141個國家可用——達成的協議,將為俄羅斯擬在2016年發行的“Mir”信用卡獲得國際接受打通道路。“顯然,我們希望我們的全國塑料卡系統盡可能獲得國際接受,”他說。
報道稱,在美國和歐盟因為烏克蘭沖突而實施對俄制裁、基本上把俄羅斯擋在西方市場門外之后,俄羅斯尋求與中國加強聯系。俄羅斯財政部最近找不到西方銀行愿意承銷一只30億美元的歐洲債券(Eurobond),此前美國財政部警告這些銀行不要承接這單業務。
盡管維薩卡(Visa)和萬事達卡(MasterCard)繼續在俄羅斯開展經營,但它們被禁止與美方指控與克里姆林宮有密切聯系的兩家俄羅斯銀行開展業務。“俄羅斯銀行會被塑料卡系統排除在外的可能性當然推動我們采取相應步驟,”莫伊謝耶夫說。
報道稱,在俄中圍繞金融一體化展開數輪談判的背景下,很多人認為俄羅斯的首要目標是進入中國的債務市場。西方制裁意味著,許多俄羅斯大銀行和企業無法以美元籌集資金。處于歷史低位的油價也重創了俄羅斯經濟,并帶來更大的融資需求。
與此同時,中國正向境外機構逐漸開放其在岸債券市場;據估計,該市場的規模達到大約6萬億美元,在世界上排名第三。過去一年里,數家西方銀行和企業,包括匯豐(HSBC)和戴姆勒(Daimler),還有韓國政府,發行了所謂的“熊貓債券”。
據銀行家們對英國《金融時報》透露,俄羅斯和中國正在商談發行一只人民幣計價熊貓債券,但莫伊謝耶夫拒絕討論此事。
“我有意不細談有關俄羅斯聯邦在中國借款、或者中方在俄羅斯購買俄羅斯國債的事情,”他說。
他表示,他的北京之行帶著促進金融基礎設施一體化的更大目標。“我想使雙方的投資者在投資時都享有大得多的便利,”他補充說。
他指出近期其他一些一體化例子,包括一項雙重征稅協定,它將通過取消對資本利得和利息征稅來促進跨境投資。他表示,俄中討論的話題還包括相互承認信用評級和審計準則。更多最新資訊,請關注。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