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直在討論的多哈凍產協議,也是流產告終,都是凍產未果,卻反而都在增產,有因必有果。
現在,市場觀察者幾乎是一邊倒地認為OPEC喊出的凍產口號只是一個幌子。他們相信,本月晚些時候在阿爾及利亞舉行的非正式會議上,這些世界重要產油國不會達成凍產協議,而理由就是:盡管大談特談凍產,但它們幾乎都在增產。
然而,美聯儲本周真的會加息嗎?至少現在看來他們又多了一個不加息的理由:美聯儲還沒加息,融資環境已經顯著收緊,短期銀行借貸成本上升可能會勸服美聯儲官員在本周會議上繼續按兵不動。
而今年的情況與2012至2013年時完全相反。當時,OPEC大幅削減產量,全球經濟都因高油價而受到影響。然而,這個策略沒有得逞——美國的頁巖油產量在2012年底及2013年全年達到了高峰期。到2014年中期,沙特開始抱怨,不過頁巖油還是照樣大舉涌向市場。隨后,沙特開始實施1號策略,“石油戰爭”由此一觸即發。
這個策略就是向市場注入大量的原油,完全不理會當時還在繼續上升的頁巖油產量。此舉直接將油價推向了深淵。一些分析師稱,沙特現在已經認輸了,所以才會談起凍產協議。
歐佩克發布的月度報告顯示,沙特阿拉伯上報的日產量較上月減少4.27萬桶至1063萬桶。伊朗上報的日產量較上月增加1萬桶至363萬桶。
歐佩克發布的月度報告顯示,歐佩克8月原油產量下滑2.3萬桶至3324萬桶/日,7月修正為3326萬桶/日。8月據沙特阿拉伯上報的日產量較上月減少4.27萬桶至1063萬桶。8月據伊朗上報的日產量較上月增加1萬桶至363萬桶。
月報預計2016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將上漲123萬桶至9427萬桶/日;同時,還下調了2017年對歐佩克原油日需求53萬桶至3248萬桶,維持2017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為115萬桶/日不變。月報還預計2017年全球原油供應過剩為76萬桶/日。
沙特與OPEC真的放棄了與頁巖油的斗爭?不,他們沒有認輸,他們也不會在鞏固自身市場份額的關鍵時候認輸。沙特在打價格戰,本月早些時候,沙特阿美宣布下調出口亞洲的原油價格。此外,沙特還不斷地向美國市場注入進口原油,由此使得美國原油庫存高企不下。這就是沙特想要的結果——美國自己產的油更少,向中東地區購買的油更多。
各國增產的理由各異,但均是從中長期的市場策略出發。簡而言之,OPEC并沒有凍產的誠意,市場參與者都密切關注著下周的會議。
全球的石油需求最不濟也會保持平穩增長,在最好的情況下則會出現增速。而在美國及世界其他地區的產油量都在下降的情況下,誰將因向新的需求領域注入石油而獲利?答案顯而易見,OPEC與沙特。沙特是在切實地加固其市場份額。在產油國看來,現在產油越多越好,這樣當凍產協議真要推行的時候,它們就能在分配份額上擁有更多討價還價的籌碼。
OPEC成員國與俄羅斯很可能在9月26日至28日的國際能源論壇上重啟凍結石油產量的談判。而且考慮到現在伊朗明顯更為合作,他們最終也有可能達成凍產協議。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