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太過火熱,印度最大SUV制造商馬恒達也希望能夠加入到中國電動汽車的大潮中從而分一杯羹。
據了解,印度汽車制造商馬恒達的電動汽車公司Mahindra Reva Electric Vehicles Pvt Ltd正積極在中國尋找合作伙伴。公司CEO阿爾溫德·馬修(Arvind Mathew)表示,公司希望與中國企業合作,建立合資公司,從而在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制造并銷售電動汽車。
馬修表示,馬恒達Reva電動汽車公司目前正在英國以及南亞次大陸銷售電動汽車,并向除母公司之外的買家提供動力總成方面的技術。馬修說:“我們一直在關注中國市場,并希望提高自己的銷量。中國市場極具吸引力,而且它對各種電動汽車產品都有需求,比如二輪的、三輪的、汽車以及巴士等等。”但對于馬恒達Reva公司是否已經與中國當地企業展開會談的問題,馬修拒絕回答。
在開拓中國電動汽車市場方面,印度汽車制造商已經遠遠落后于美國、歐洲以及日本的同行,即便是中國汽車制造商,他們也開始積極走向海外開拓市場。馬恒達的韓國分公司——雙龍汽車公司(SsangYong Motor Co)表示,由于英國脫歐導致英國市場交付量下滑,公司將轉向中國等市場以彌補損失。而馬恒達競爭對手塔塔汽車公司的豪車部門捷豹路虎通過與奇瑞汽車合作,已經在中國本土生產攬勝極光。
周一,根據孟買股指信息,馬恒達的股價上漲高達一個百分點,達到了1387盧比。截止到目前,馬恒達的股價今年已經上漲了8.7%。如果馬恒達成功與中國企業建立合資公司,馬恒達將面臨200多家中國電動汽車公司的激烈競爭,其中不乏億萬富翁郭臺銘、馬化騰、馬云以及賈躍亭等的公司。由于中國政府扶持電動汽車的發展,這些資本大鱷們紛紛投資電動汽車市場。
為了提高能源供給安全并控制污染,目前,中國已經將新能源汽車做了以下分類:插電混動、全電動以及燃料電池汽車。政府希望到2020年,能夠有500萬輛電動汽車上路運行,為達到這個目標,中國政府花費巨資為消費者提供購買補貼、為電動汽車科研撥發巨額經費,并積極打造充電基礎設施。
對馬恒達而言,在中國本土生產電動汽車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進口汽車需要繳納25%的高關稅,而且無法享受政府補貼,這樣對消費者而言,與本土生產的電動汽車相比,進口汽車的吸引力可能會打折扣。而對于馬恒達那些以量取勝的車型而言,價格至關重要。同時,中國政府允許外國汽車制造商與本土企業合作,建立合資公司。
普華永道孟買汽車行業管理顧問卡萬·慕克塔亞(Kavan Mukhtyar)表示:“中國電動汽車市場不僅僅快速增長,而且當地企業的競爭力非常強勁。對馬恒達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從中國市場多學習,多了解情況。另一方面,最終,中國電動汽車企業也會進入到印度市場。”
今年四月,馬恒達已經開始在英國銷售e2o純電動車。這個三門掀背車被認為是一種適合電動城市的汽車,售價從1.61萬美元起。六月,馬恒達在新德里推出了第一款電動轎車eVerito,售價1.42萬美元起步。
由于空氣質量糟糕,電動汽車在印度日漸流行。馬修認為,印度政府應該效仿其他國家,為電池生產提供激勵政策,并積極解決電動汽車基礎設施不足的問題。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