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因與美國競爭,持續增產導致供過于求的原油市場,將有結構性轉變。據臺灣媒體12月1日報道,掌握全球4成原油供應的OPEC(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石油輸出國組織),終于達成8年來首度減產協議,帶動國際油價狂飆近9%沖破50美元大關。
OPEC決定每天減產120萬桶,即降至每天3250萬桶。3大產油國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也暫時放下分歧,同意伊朗可在總產量限制下,將自身產量提高至每天約390萬桶。
盡管分析師認為僅靠OPEC減產,短期內不足以消化全球過剩原油,但此舉有望帶動非OPEC產油國加入減產行動,尤其是俄羅斯等大國。
若OPEC順利減產,俄羅斯配合凍結產量,明年上半年油價將重回每桶55美。
沙特軟化立場伊朗獲特殊待遇
據媒體報道,伊朗石油部長Bijan Namdar Zanganeh周三在維也納對記者表示,OPEC將把日產量降至3250萬桶。這一結果說明沙特阿拉伯作出了讓步,對伊朗實施特殊待遇,允許其繼續增加產量。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