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產業現在正處在轉型發展的十字關頭,從去年底開始,整個行業進入了低谷期,白酒企業的銷售量、利潤率等關鍵指標均有不同程度下滑。有言論稱,白酒業的“黃金十年”將無法重現。
“針對中國白酒行業現在出現的一些新問題,作為國內知名的調研機構,我們已經啟動了一次針對消費者的調研項目。”零點公司相關人士稱。
有業內人士認為,針對消費市場的調研,將有望幫助酒企理清現狀和長期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應對之策,為白酒行業進入下一個“黃金十年”做好充分的市場準備。
酒業陣痛 專家會診
2013 年以來,受到酒駕入刑、“限制三公消費”、軍隊禁酒和“塑化劑風波”的影響,白酒行業發展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尤其是高端白酒板塊更是“寒氣逼人”。
2013 年 4 月 8 日,酒鬼酒發布的一季報顯示,其凈利潤降幅達到了 91.5% 。與此同時, 53 度飛天茅臺零售價格從 2013 年 2 月的每瓶 1960 元下降到 2013 年 4 月的每瓶不足千元,短短兩月降幅超過了 50% 。
“白酒行業進入了深度調整期,與宏觀政策因素以及經濟環境的不景氣都有重大關系,但究其深層原因,無疑是行業產能過剩,且部分產品價格虛高,嚴重遠離消費者,遠離正常的白酒消費需求。”一位行業專家分析。
據了解,零點公司的這次調研主要圍繞酒消費者在白酒選擇因素、包裝偏好、消費價格等具體問題展開。零點公司人士表示,我們認為只有足夠細致的調查,才有可能相對精準地展現出消費市場對于中國白酒的理解,也才能對白酒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提供相應參考。
一位來自白酒企業的營銷人士指出,現在中國白酒行業正處于深度調整期,但危機往往伴隨著機遇,這樣的關鍵節點十年難得一遇,抓住這個機遇對于白酒行業未來的發展意義重大。
白酒轉型 勢在必行
截止目前,白酒行業已經經歷了半年多的深度調整,業內對行業是否見底的判斷尚有分歧,但記者采訪過的多位業內人士都對行業的后續發展持有樂觀態度。
“當下行業所遭遇的問題或困境,是政府為了提升國民經濟的整體質量而主動進行調整的結果,這是暫時的,當行業逐漸回歸理性之后,將會迎來新一輪的增長,新的增長周期將會給行業帶來更大、更多的機會。” 上海沐邦營銷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克表示:“當宏觀經濟開始向好的時候,白酒的反彈速度將快于經濟的反彈。我的判斷是, 2015 年白酒行業開始企穩, 2016 年將進入行業下一個‘白金十年’。”
同時業內也普遍認為,目前白酒行業在公眾面前的形象確實不夠健康正面,過去的白酒行業忽視了對公眾進行白酒工藝和相關知識的普及,沒有持續倡導健康理性的飲酒方式,加之長期以來白酒飲用的場合過于單一,這些都給白酒貼上了傳統、落后、不健康的標簽,白酒公眾形象的轉變對于整個行業而言顯得尤為緊迫。
“上世紀 90 年代洋酒、葡萄酒大肆進入中國,以西方文化為依托的洋酒和葡萄酒,不斷強調其品牌文化中積極進取、健康快樂的部分,現在消費者提到洋酒,并不會產生過多負面的聯想。所以中國白酒首先應從企業和從業者層面加強自律意識,同時思考如何挖掘傳統白酒文化中精華的部分,并在現代的時代特征下進行完善和豐富。同時要重視對公眾的教育和溝通,堅持塑造健康的品牌主張、良好的社會形象,建立正確的公眾認知。”五糧液股份公司副總經理彭智輔表示。
目前白酒的主流消費人群是 50 、 60 年代出生的男性,但在此之后出生的很多消費者顯然對白酒的辛辣口味很難接受,他們面對白酒的烈性口感,要么滴酒不沾,要么勉強應付。業內人士稱,白酒企業如果能“搞定”這個在新的價值觀熏陶下成長起來的消費群體,未來的發展將不可限量。
“ 70 、 80 后正在成為市場消費的主體,但誰都不敢輕易嘗試全新的產品及銷售模式。想突破,又不敢輕易嘗試,這種心態成為不少酒企發展的羈絆。”零點公司人士表示:“現在 70 、 80 后消費者已經開始在社會結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此次調研活動將針對年輕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精神狀態、心理需求做深度調查,到底具備什么樣特質的產品才能真正吸引年輕消費者?當下的白酒文化和年輕消費群體之間存在哪些需要彌補的間隙?這些都是白酒企業應該去思考的問題。只有重視對年輕消費者的培養,中國白酒行業才有未來。”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