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十一”黃金周,對于北京餐飲業來說,銷售業績更體現出實在。缺少了往年的公款宴請,家宴和婚宴成為拉動黃金周餐飲市場的主力。而京城餐飲企業似乎也早已為這樣持續的大眾消費主流趨勢做好了應對準備,除了在飯菜和服務上做足功課之外,也在營銷策略上提前制定了節日方案。
家宴婚宴成就“十一”市場
國慶黃金周,京城老字號名店靠著一直堅持的大眾化消費路線人氣、財氣兩旺,顯現出老字號大眾消費的強大生命力。北京商報記者從擁有眾多老字號名店的北京華天飲食集團了解到,今年國慶假期,家宴消費依舊成為京城老字號黃金周消費市場的主體。長假中,北京華天集團同比上升達到17%,繼續保持較高增長勢頭,其中,長椿街馬凱餐廳、護國寺小吃連鎖店等老字號同比增長超過20%;慶豐包子鋪連鎖店銷售慶豐包子更是超過600萬個。
節日中,京城老字號銷售火爆的場面不斷出現。據介紹,全聚德和平門店在降低人均消費價位后,散客的接待量持續上升,10月3日銷售額突破190萬元,比去年的160萬元/日增加了30多萬元。
華天飲食集團的西來順單日最高銷售同比增長達到了74.5%;鴻賓樓、什剎海同和居食府、長椿街馬凱餐廳、望德樓、峨嵋酒家德內店等老字號名店在假期中都出現了單日銷售同比增長超過40%的火爆場面。據不完全統計,北京華天集團旗下的曲園酒樓、又一順、峨嵋酒家、鴻賓樓、同和居、同春園等老字號的單桌1000元以下的大眾消費所占比例達到了80%。節日期間,僅烤肉季接到單桌1000元以下的就有2000多桌,占到所有就餐比例的90%以上,以家宴為主的大眾消費,成為老字號名店國慶黃金周銷售的主力軍。
“國慶黃金周基本都是家宴”,峨嵋酒家侯經理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父母帶著孩子,小夫妻和岳父岳母或公公婆婆的3-7人消費特別多,這也直接催火了小型家宴。”
金百萬總經理鄧宏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旗下各餐廳的營業額比去年有所增長,“我們的餐廳基本都是位于社區,接待的顧客也是以北京人的家庭消費為主,特別是從10月2日-5日的幾天中,餐廳堂食的客流量持續增加”。一位消費者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10月3日我帶孩子到石景山國際雕塑公園去玩,晚上到金百萬魯谷店吃飯,沒想到不但沒有空位,而且還要排在等位的15號。最后是服務員看到孩子實在太餓才給我們另外安排的就餐。”
除此之外,親朋聚會宴、婚宴、壽筵也是今年“十一”黃金周北京餐飲市場銷售的一個有力支撐。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京城老字號全聚德和平門店在“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壓縮婚宴保散客的方案下”,每天至少還要接待一場婚宴。同樣火爆的婚宴場面在鴻賓樓也有體現。據了解,黃金周中,以“一站式”婚慶服務聞名京城的鴻賓樓接待了20多對新人的婚宴,婚宴數量超過了300桌。而烤肉宛、又一順、同和居、同春園等老字號也是婚宴不斷。黃金周期間,砂鍋居、峨嵋酒家等老字號名店接待的壽筵在100多桌。
旅游景點餐廳一座難求
與社區大眾家庭消費火爆如出一轍的是,位于京城和周邊旅游景點餐飲消費的火爆場面。消費者姜先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10月3日,他們一家8口自駕到位于延慶的百里畫廊景區旅游,沒想到原來游客并不多的百里畫廊,當天的游客爆滿,車輛擁堵不說,連吃飯都成了難題。據姜先生講:“原來我們計劃在知青大食堂吃午餐,結果到了那里一看,排隊等候的顧客超過50多位,看看至少要等一個多小時才能吃上飯,很多游客和我們一樣最后選擇到附近的農家院就餐。”
以接待旅游顧客為主的全聚德王府井店,在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再創接待新高,假日期間接待顧客近8000萬人次。據了解,該餐廳通過推出多種價位套餐的形式提高了接待和供餐速度,減少了顧客就餐等位時間,10月2日和3日連續兩天單日銷售突破200萬元。
同樣位于王府井的另一家老字號東來順,也取得驕人的業績。雖然該老字號在王府井大街擁有兩家餐廳,但是在這個黃金周假期,兩家餐廳比翼雙飛,業績顯赫。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東來順位于北京的餐廳在兩家停業裝修的情況下,今年10月1日-6日的顧客接待量同比上升30%,銷售同比增長23%。而王府井工美店的單店最高接待顧客2000人次,排隊等號顧客達到400號,日銷售額連續兩天突破27萬元,創下日銷售翻一番的好業績。
無獨有偶,位于旅游景點的烤肉季、望德樓、什剎海同和居食府、峨嵋酒家地安門店4家門店也紛紛表示,節日期間累計接待了超過2.5萬人次的顧客。烤肉季、峨嵋酒家、砂鍋居等名店的散座都出現了不斷翻堂、下午時段難打烊的火爆場面。鴻賓樓、烤肉宛、同和居等老字號更是在節日中出現幾十、上百號排隊的火爆就餐場景;烤肉季更是排隊等號的顧客連續突破了600號。
餐企主動出擊擺攤惠民
今年“十一”黃金周與往年最大的不同點在于,京城餐飲企業不再固守坐店經營,而是積極走出去,尋找新市場,實現惠民和創收雙豐收。
調研人員發現,除了全聚德、慶豐包子、和合谷、吉野家、永和大王、湘鄂情等主力餐飲企業進駐豐臺園博會設便民餐廳之后,這個“十一”黃金周假期,北京的老字號餐飲企業還走進京城各大公園,服務惠民文化消費季。
9月28日,首屆工藝美術非遺嘉年華在北京國際雕塑公園拉開帷幕。國慶黃金周期間,作為活動板塊之一的“舌尖上的北京”為市民獻上獨特的餐飲文化盛宴。
調研人員了解到,此次參與活動的全聚德、便宜坊、南來順以及聚德華天4家老字號餐飲企業為游客帶來各類具有北京傳統特色的小吃。
除傳統小吃外,參會企業基于游園活動及游客口味,推出多種便餐。據全聚德展位負責人介紹,其推出的手抓飯價格為15元一盒,幾乎每天中午即被搶購一空。便宜坊也帶來了冷面、擔擔面等簡單面食,以及宮保雞丁、魚香肉絲、豬肉燉粉條等各色蓋飯,價格均在10-20元。據介紹,活動期間,蓋飯較傳統小吃更受歡迎。
為了滿足年輕食客的需要,老字號餐飲企業也走起時尚路線。便宜坊此次推出泡芙一類的西式小點,聚德華天也將年輕人喜食的鹽酥雞擺在顯要位置。全聚德、便宜坊和聚德華天的羊肉串、骨肉相連等也基本與其特色傳統食品平分秋色。
對此,北京烹飪協會常務副會長羅遠琪表示,企業若只停留于傳統小吃上難免讓消費者覺得單調,而借鑒新開發新型小吃品種及制作工藝,將使老字號餐飲市場更加活躍。
同時,調研人員發現,與4家老字號在一起的名為“臺灣美食嘉年華”的展臺吸引了更多游人駐足。這個剛從園博會臺灣館轉移到此的餐飲團體為顧客帶來了燒肉粽、蚵仔煎等10余種臺灣小吃。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