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公告了1-9月份的新接訂單和手持訂單情況,新接訂單增長迅猛。公司13年1-9月的新接訂單891.95億元,同比增長148.77%;9月底手持訂單1037.77億元。訂單結構按業務板塊分為軍工軍貿和海洋經濟產業、船舶制造及修理改裝、艦船裝備、能源交通裝備及科技產業這四大塊。
1-9月新接訂單和9月底手持訂單,軍工軍貿和海洋經濟產業增長最猛,占比最大。新接訂單上,軍工軍貿和海洋經濟產業達554.84億元,同比增長829.85%,約占新接訂單的62%;船舶制造及修理改裝143.25億元,同比增長155.39%,約占16%;艦船裝備63.22億元,同比增長3.64%;能源交通裝備及科技產業130.64億元,同比下降28.13%;手持訂單上,軍工軍貿和海洋經濟產業達635.28億元,約占61.22%,占比最大;其次是船舶制造及修理改裝達263.23億元,約占25.36%;能源交通裝備及科技產業104.58億元,約占10.08%;艦船裝備34.68億元,約占3.34%。
數據進一步印證公司未來產業結構將持續優化。13年上半年新接訂單和手持訂單中,海洋經濟產業分別為210億和334億,占比分別約為50%和46%。公告披露1-9月軍工軍貿與海洋經濟產業新增訂單中,大部分為軍工軍貿訂單。隨著軍工總裝資產注入,公司的軍工業務占比將會進一步提升;原來的民船業務占比將進一步下降。而隨著未來海工業務、軍工業務逐步進入成熟期和批量交付期,公司的產業結構將進一步優化。
盈利預測和投資建議:如果暫時不考慮注入資產影響,我們預計13-15年EPS為0.19、0.21、0.24元/股。在強軍和發展遠海海軍維護海洋權益的背景下,公司擁有海軍重要裝備供應商的地位,以及未來集團整體上市及軍工科研體制改革預期,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重組方案尚需經過國資委、公司股東大會批準和中國證監會核準等程序;軍工業務規模和盈利的變化可能會受到軍品結算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
分享到:
0 時間:2013-10-11 來源:靈核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