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 川菜是一曲由咸、 甜、 酸、 麻、 辣、 鮮、 香七味構成的宏大交響樂。那么, 由花椒和辣椒巧妙組合而成的麻、 辣各味就是其中最動人心魄的華彩樂章。為了川菜未來的發展, 川菜廚師必將繼續在麻、 辣上作文章。
因此, 除了挖掘、 收集和自制外, 川菜業界還將從調味品企業獲得新的麻辣調味品。而調味品企業要發展、 壯大, 也必須研發和生產、 銷售新的麻辣調味品。然而, 目前卻存在著麻辣調味品產品較單一、 使用不恰當等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 這里僅從兩個方面提出建議。
合作研制與開發麻辣調味品的需求主要來自家庭、 餐飲業和食品業等方面。其中, 餐飲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 與調味品業的關聯度越來越高。因此, 二者必須加強溝通、 交流與合作: 一方面, 調味品企業應當深入川菜行業、 企業調查研究, 掌握新動態、 新趨勢, 及時收集菜點中用量大、 流行廣的麻辣類調味品進行研發與生產。如火鍋底料和水煮魚、 燒雞公等菜的專用麻辣調味品研發、生產就是成功案例。另一方面, 川菜業界為及時獲得所需的新型麻辣調味品, 也應主動向調味品企業提供需求信息, 甚至可以采取訂單式或利益共享式等進行合作研發。如今, 許多川菜企業自制的泡椒油、 麻辣汁等, 都可成為新的麻辣調味品研發對象。
除了以收集、 獲取的需求信息為導向, 在研發復合調味品時還應遵循一些基本原則: 一是安全健康原則。
特別是在當前, 食品安全事件頻出、 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國務院在實施《 食品安全法》 后又不斷加大整治力度, 麻辣調味品的研發必須以安全健康為第一原則。
二是美學原則。川菜講究色、 香、 味、 形俱佳, 因此在研發新的麻辣調味品時, 要通過采用新技術、 新原料、 新工藝等途徑更充分地發揮其美化功能。以辣椒而言,清代末年人們就用它創制出號稱“ 川菜之魂” 的郫縣豆瓣, 如今又研制出辣椒紅、 辣味素以增色、 增味。但是,花椒的加工制品則較少。能否研制出像郫縣豆瓣一樣有影響的花椒制品, 將花椒的色香味分離、 強化, 滿足川菜對花椒本色、 本味和自然椒香的需要, 使川菜出現新的飛躍?這些或許都值得思考和嘗試。
科學營銷與使用古語說“ 酒好不怕巷子深”, 但是,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 如今則是“ 酒好也怕巷子深”。除了廣告、 有獎銷售、 打折促銷、 烹飪比賽、 參與公益活動外, 新型調味品使用技術培訓也是其重要的宣傳營銷手段。因為許多廚師不可能深入了解新調味品的基本原理和知識, 必將影響他們對麻辣調味新品的科學、 合理使用, 從而影響銷量。調味品企業在面對川菜企業開展培訓時, 可自己組建餐飲培訓部, 也可借助烹飪學校、 餐飲培訓機構來進行, 使川菜廚師們不僅懂得如何正確使用新的麻辣調味品, 而且能了解其基本原理和功能, 創造性地使用它們來不斷創新菜肴, 從而擴大麻辣調味品的使用量和使用范圍。如今, 李錦記、 獨鳳軒等一些調味品企業已經有所行動, 正在取得成效。
總之, 川菜的發展與繁榮, 離不開花椒、 辣椒的運用。隨著川菜廣泛普及, 川菜企業對麻辣調味品的需求量與日俱增, 麻辣調味品的生產在調味品行業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如果說, 在過去, 主要是川菜制作者將花椒與辣椒巧妙運用于川菜, 促進了川菜的形成、 發展和繁榮創新, 那么, 在未來, 將由川菜制作者和調味品行業人士共同演繹出豐富的麻辣調味新品,推動川菜長久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