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業“十二五”規劃要求,積極發展風味獨特、營養健康的休閑食品,開發風味多樣、營養強化的焙烤食品,滿足市場細分需求。
食品工業“十二五”規劃提出,按照靠近原料產地、重點銷區以及交通條件優越、具有良好物流配套條件的原則,以市場為導向,優化調整方便食品加工業布局,鼓勵加工企業更多地向中西部地區布局。大城市周邊產業區,包括京津地區、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鼓勵發展高附加值、高品質、功能化的方便主食和中餐菜肴,鼓勵發展休閑食品。中原地區,以河南為重點發展面粉原料為主的方便主食和雜糧食品。東北、長江中下游地區,發展以稻米為主的方便主食食品、三餐食品和休閑食品。華北、西北和西南地區,發展以雜糧為主的休閑食品、副食,以及三餐食品。
“規劃”預計,方便食品制造業2015年產值將達到5300億元,年均增長30%,其中方便休閑食品行業銷售收入將達到1000億元。
我國咸味香精調味料行業對方便面的依存度逐年降低,2005年—2007年分別為45.6%,45.7%,42.1%。除河南3家企業外,依存度在55%以上的企業僅5家。在整個行業布局中,6家產值過億元企業對方便面的依存度平均為30.2%,顯示出龍頭企業“遠走他鄉”的布局。在方便面、肉類、雞精、膨化食品四大類下游產品中,方便面行業量大而價格最低,對企業的要求也最為苛刻,因此休閑食品產業已成為咸味香精調味料行業的新市場。
休閑食品是最典型的快速消費品,購買的隨機性非常強,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相對較低。口味始終是休閑食品的主要賣點,許多休閑食品企業實行口味覆蓋的營銷策略,即同一品類、多種口味。
如,薯片中的燒烤味、番茄味、烤肉味、原味、黃瓜味等,通過不同的口味進行更多消費群體的市場覆蓋。產品的口感好壞同樣會影響該品牌今后的市場規模和市場的成敗。如果休閑食品企業產品的口味能讓消費者在嘴饞的時候想到,則這一品牌想不出名、想不做大都難,而這正是復合調味料生產企業的專長,與休閑食品企業合作可以大有作為,這在方便面行業已有成功案例。如,在2009年統一公司推出“老壇酸菜面”之前,統一集團單品方便面的最高銷售額不到2億元,而2011年僅“老壇酸菜面”這一個單品的銷售額就近30億元。此外,康師傅集團隨后開發出的“陳壇酸菜面”的單品銷售額也達到了10億元,白象集團的“老壇酸菜面”銷售額也近5億元,總計45億元。
消費者對休閑食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時尚、天然、營養、健康等幾個方面。提煉產品的核心利益點的過程就是要把產品自身的特點、優勢與消費者對休閑食品的需求有機結合,提煉出該產品對時尚、天然、營養、健康等基本需求的理解,并以形象的方式表現出來。今后,企業在口味創新的基礎上,要加強引入時尚、天然、營養、健康等元素,同時對休閑食品目標人群的不同性別、職業類別、年齡等不同變量進行市場細分。根據兒童、青少年、女性、老年等不同日常生活、飲食習慣和營養需求,傳承地方美食小吃的美味元素,采用多元優質原料和先進技術設備,開發出各具特色的產品系列和推廣方案,求新求變,充分體現新產品具有營養、美味、便捷和良好的適口性,達到產品好、市場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