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油行業總規模三年可達800-1000 億。單就一個地級市來說,比如寧波海天、李錦記、廚邦加起來是3 億,南京也差不多是3 億,泉州接近3 億,所以醬油在一個地級市3 億是沒問題的。全國330 多個地級市里按150 個地級市能過3億計算,有把握的容量500 億,未來三年整個醬油的量可以達到800-1000 億,現在很多地方還在吃散裝醬油。華東、華西南板塊人均消費都不低,江蘇、浙 江、上海、廣東、廣西70-80%的地級市人均消費都過10 塊。消費者選擇醬油 主要考慮因素是品牌和價格,這兩點占到選擇原因的80%,品牌還略高一點。 現在行業實際情況是一線品牌毛利率是最低的,因為有竄貨因素,很多企業達不成既定的毛利目標。
醬油眾口難調,大品牌總體全國占優勢,但具體到各地區情況則不盡相同。從目前競爭情況來看,海天在廣東本地占有絕對優勢,整體海天在大部分區域占優勢,但是有些地方有些其他品牌占優勢,例如在浙江海天銷售額達到6 億,占絕對優勢,但是在寧波廚邦就能做到2 億,再比如在福建海天是1.6 億,但是泉州這一個地級市地產品牌味事達就有1 個億。整體就是眾口難調,同一個省份不同地市格局就很不一樣。其他地區,廚 邦在廣東本地有6-7 億銷售額,海南方面海天1.5 億、廚邦8000 萬,浙江方面海天6 億、廚邦3.5 億,江蘇方面海天11 億(其中南京1.4 億)、欣和1.5 億(其中南京7000多萬)。欣和銷售額在20 億左右,山東10 億,華北5 億,華東5 億(其中上海2 個多億、江蘇個多1 億),立足山東,輻射華北。未來寡頭會出現,小品牌在未來5-10 年還是有一些生存空間。
調味品行業整合偏慢,未來產品和渠道具有雙重優勢的企業才會脫穎而出。醬油行業品牌化只有10 年,從03 年開始逐步導入品牌,現在有很多20、30 億的調味品企業,調 味品行業是整個食品行業整合偏慢的。未來看脫穎而出的公司要看兩點:一個是產品一個是網絡,產品要具備綜合的競爭優勢,質量、定價,而且企業要有一套完善的銷售網絡,經銷商網絡,快速推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