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0月20日下午從2014中國國際礦業大會礦產品專題分論壇上獲悉,我國天然鈾資源勘查開發取得重大突破,千噸級鈾礦山正在建設之中。據中核集團地礦事業部副主任陳躍輝介紹,2000年以來,國內天然鈾資源累計探明的新增資源量是此前45年探明總量的總和,這為我國加快建設與國際接軌的千噸級鈾礦山奠定了良好基礎。
據悉,我國鈾礦大基地開發穩步推進,天然鈾開發步伐加快。目前,中核集團在北方地區的五大地浸礦山工程,正在齊頭并進建設之中。例如,蒙其古爾工程一期已經完成,為500噸級,已經進入生產階段。二期工程也已經開始建設,是一個千噸級的礦山。同時,南方規模大、資源稟賦好的居隆庵、許家等大型礦山也正處于基礎建設中。
陳躍輝介紹,我國天然鈾資源的海外開發也取得積極進展。例如,阿澤里克鈾礦冶項目是我國第一個海外鈾資源投資開發項目,設計年產鈾金屬678噸,目前已累計生產鈾金屬近600噸。我國還收購了帕拉丁公司LH控股公司25%股權,每年獲取550噸權益產品,第一批230噸產品將于10月啟運回國。此外,我國在納米比亞落實了一個資源量4萬噸的大型鈾礦勘查基地,已獲得采礦證;在津巴布韋的鈾礦項目初步估算鈾資源量在3000噸以上;我國在蒙古國已獲得包括古爾萬布拉克鈾礦項目在內的18個礦產權益,掌控鈾資源量近萬噸。
專家分析,作為人類20世紀最偉大的創造之一,核能仍是當今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之一:預計2020年將達到8.7萬噸,較2012年增長28%;全球鈾礦產量將從2012年的5萬噸左右增長到2015年的5.9萬噸,到2020年將達到7.6萬噸。在國內,2020年我國核電運行裝機容量將達到5800萬千瓦。專家認為,國內天然鈾產業仍處于戰略機遇期。盡管目前鈾價格暫時處于低谷,但隨著全球低成本鈾資源的減少和二次鈾資源釋放壓力的減輕,天然鈾產業將逐漸迎來新一輪上升周期,天然鈾中長期價格預計也將有大幅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