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礎,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近年來,南通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綜合運用企業自律、社會監督、行政執法等多種手段,傾力打造“用南通藥放心”品牌。全市有271家藥品企業先后被評為全市放心消費、誠信藥業創建活動示范、先進單位;一批藥品企業獲得“江蘇省藥品行業誠信企業”殊榮;42個集體和崗位被評為南通市“藥品安全示范崗”;南通市藥品行業放心消費創建活動連續3年被評為江蘇省放心消費創建活動先進、示范行業,連續4年被評為全市行業商會優秀服務品牌。
制度規范驅動,讓誠信守法成為企業自覺行為。一是建立等級評定制度。結合日常監管、遠程監控的需求,對藥店及藥師采取誠信記分的管理模式。將企業分為守信、信用警示、失信、嚴重失信四個級別,不同級別采取不同的監管措施。二是建立分級分類管理制度。在全省率先開展藥品零售企業分級分類管理工作,選擇海安縣作為試點,按照企業經營條件、管理水平、服務能力和信用等級等綜合因素,將藥品零售企業的經營等級劃分為三級并分別確定準入標準,形成誠信企業做優做強和失信企業萎縮淘汰的良性管理機制。三是建立信息公開制度。將企業信用信息作為公開的重要內容,實行違法違規企業和個人“黑名單”制度,探索市場退出機制。近年來,共注銷零售企業《藥品經營許可證》146家,3名嚴重失信的藥師被列入“黑名單”,3年內不得在本市擔任藥企質量負責人。
典型示范帶動,讓企業自律。堅持以“示范帶動誠信”,探索完善藥品安全信用激勵制度,帶動和促進行業誠信整體水平提升。自2012年起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為期3年的藥品經營企業“創誠信品牌,樹藥企形象”專項活動,督促企業對從業人員管理、規范守法經營、提升服務水平等方面進行自我整改、自我提高、自我規范。與藥品業商會聯合開展“藥品安全示范企業、示范崗”創建活動,將誠信創建延伸到企業最終端,形成一批示范群體。一些示范單位將誠信體系全方位納入企業質量管理標準,既參照藥品行業誠信公約的內容,又結合企業自身生產經營的特點進行了細化,為豐富和完善藥品行業誠信標準提供了示范。
多方力量聯動,讓行業誠信形成南通品牌。構建部門主管、社會組織協管的監管格局,鼓勵行業協會承擔制定技術規范、監管誠信行為、組織培訓指導等職能。與市藥品業商會合作,開展“誠信藥業”論壇系列活動,先后以“用南通藥放心”等主題,通過舉辦主題演講、征文比賽、專家訪談、理論研討以及經驗交流等方式,營造誠信氛圍。全市2000余家藥店簽訂了誠信經營承諾書。推進涉藥單位“道德講堂”活動。與市藥品質量管理協會聯合,加強對企業信用風險知識、技術能力的培訓,協助企業建立風險防范機制。加強與市信用辦的溝通聯系,將藥品行業8項信用信息數據納入全市征信體系。2012年以來,向市信用網累計上報信用信息3163條。
嚴格執法推動,讓失信行為寸步難行。將加強日常監管、懲治違法違規行為作為推進誠信體系建設的基礎,通過行業管理,營造出統一開放、公平競爭、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一是加強監督檢查。結合日常監管,組織開展對先進示范單位創建活動的“回頭看”,實行三年一輪、一年一考的動態評價機制,檢查考評不合格的,及時摘牌,并予通報。二是開展專項整治。先后組織開展保健食品“打四非”、藥品“兩打兩建”、醫療器械“五整治”等專項行動,對失信企業增加日常監督檢查和監督抽驗的頻次,并建立落實企業誠信承諾、自查自糾等監控制度。三是強化稽查執法。以嚴打嚴懲藥品安全違法犯罪為重點,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有效銜接,以“零容忍”態度堅決打擊涉藥領域的違法失信行為。近年來,全市系統查獲并移送公安部門涉刑案件40余件,涉案總金額超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