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12日上午消息,《華爾街日報》報道,全球礦產行業加速削減開支,從巴西到澳大利亞的諸多礦企正準備下調其高管薪水。
煤和黃金等大宗商品的價格下跌,加之從原料中提煉有用礦物的成本劇增,給資源類企業增加了壓力。在過去一年,這些企業被迫大幅度開支削減,包括裁員以及降低礦藏勘探的開支。
如今,礦產業“削減之斧”砍向企業管理及董事人員薪水,凸顯了行業格局巨大轉變,而這一切都與來自中國的礦產產品需求量降低有關。礦產業興盛時期能夠為一名卡車駕駛員付20萬美元的年薪。
Panoramic礦業公司總經理Peter Harold表示:“與其他許多產業一樣,我們也經歷了高潮與低谷。”
為緩和員工與承包商之間的關系,Panoramic礦業已經將高層薪水下調了10%。中國需求量降低使得鎳的價格下降至4年新低,承包商們首當其沖。Harold表示:“如果我們企業高層不愿意承受部分痛苦的話,那么我們就不能要求供應商作出改變。”
中國是許多大宗商品的最大買家,隨著中國嘗試控制房地產投機以及給經濟降溫,礦產企業已經表態將從他們旗下業務中剝離出數十億美元的成本。全球最大鐵礦石生產商力拓集團希望在明年底之前通過成本削減節約超過50億美元的資金。
在行業興盛時期,削減高管薪水簡直難以想象。即便是必和必拓這類最大的礦產企業都一直在收緊成本。剛于5月份出任必和必拓新CEO的安德魯·麥肯齊已經同意將其基本薪水在前任高瑞斯的基礎上下調25%,并且在獎金方面也有所限制。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與焦化煤出口國。隨著澳大利亞經濟出現21年的不間斷增長,該國的工資水平也急劇上升。據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數據顯示,澳大利亞前100大企業高管的基本薪水在2012年的前十間年每年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