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昨日,由北京工業大學、中共北京市委社會工作委員會(市社會建設辦公室)、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出版的社會建設藍皮書《北京社會建設分析報告(2013)》正式發布。
報告顯示,北京本地城鎮戶籍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大體得到滿足,住房質量逐步提高,住房數量已經超過一戶一套的水平;但新移民即2008年以后戶籍遷入北京的居民住房負擔沉重,住房質量較低;外來常住人口的住房壓力越來越大,住房狀況甚至在惡化。
報告一經報道,網絡迅速掀起討論熱潮。報告中“北京戶籍人口住房已超1戶1套”“外來常住人口住房狀況惡化”之類的表達引發了網友的集火吐槽。不少網友自嘲“又拖了后腿”,感慨北京高房價高房租下“蟻族”難捱;也有不少網友對報告涉及數據的可靠性表示了懷疑,聲稱“1戶1套”這種說法太籠統、難經推敲,而自己“被平均”。
房價“老大難” 網絡圖片
高房價、高房租一直是北京屢受詬病的“老大難”問題,但存在相同困擾的國內城市遠不止北京一個。從這個意義上講,理解了國人對房價話題的高度敏感,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這個原本意在全面反映北京社會建設情況的報告為何會以這種引發爭議的姿態贏得公眾的廣泛矚目了。
網友的反應縱然有些情緒化,但其背后反映出的是一個人群對住房保障的集體焦慮。雖是老生常談,但亦能常談常新。衣食住行關系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住房問題自然是輕忽不得。網友的吐槽表明的正是公眾對當前住房問題的關切。公眾的關切表明,一方面,我國需要更廣泛、更接地氣的社會調查去關注普通中國人的住房現況,還原現實情形;另一方面,政府更應兌現改革承諾,迎難而上把漸入深水區的樓市調控進行到底。畢竟,若無住房保障的基礎,中國夢起飛得再高也是有缺憾的。
特別聲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觀點,靈核網整理采用此文僅在于向讀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立場。轉載和引用此文時務必保留此電頭,注明“來源于:靈核網整理”并請署上作者姓名。
版權聲明